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物理核心素养特色专题专题一受力分析课时作业

来源:伴沃教育


专题一受力分析

落地核心素养

【考点梳理】

1.受力分析是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外力找出来,并画出示意图的方法

初中阶段的受力分析,主要是通过平衡状态分析力的大小、方向;或者通过物体所受力的大小、方向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受力分析前先掌握力的分类

实际物体对研究对象可能有力的作用,物体周围的场(如磁场、力场等)对研究对象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把力分为两类:接触产生的力和不接触产生的力。

(1)接触产生的力:两个物体必须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如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弹力。

(2)不接触产生的力(场力):两个物体不需要直接接触就能产生力的作用,初中阶段有重力、电场力 (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磁场力,其中绝大部分情况下只受到重力。

3.受力分析思路分解

(1)选取研究对象,注意区分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确定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先找到不接触的力,一般是重力;

(4)找接触的力。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根据物体运动状态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

(5)检查所画的力,找到每一个力是否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与物体所处状态是否相符。

4.受力分析一般顺序

先分析重力;其次是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对其施加的弹力(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浮力等);最后有研究对象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分析摩擦力(阻力)。

5.选取受力分析对象的特殊方法

整体法:在力学中,就是把几个运动状态相同的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隔离法:在力学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

1

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例:如图8-4-1所示,在拉力F=l0N的作用下,物体A、B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A=5N,GB=l0N.则地面对B的摩擦力有多大?

6. 受力分析常见的错误

(1)多画力:错把施力物体受到的力画在该物体上;将不存在的力画入;合力或分力重复画入。方法:牢记研究对象,所画的每一个力都必须同时找到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少画力:少画弹力和摩擦力。方法:按受力分析顺序画力,所有接触面或接触点都要分析是否有弹力和摩擦力。

(3)错画力:把力的方向画错。方法: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方向的确定方法分析。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C. D.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足球运动员用脚将足球踢到空中后,足球在空气中受到的力(空气对足球的作用力忽略不计)及该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 A.踢力、脚

C.重力和踢力、脚和地球

B.踢力和重力、脚和地球 D.重力、地球

2.如图所示,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以3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撤

2

去水平拉力后,该物体又向前运动了1.5m后停了下来。则:( )

A.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物体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20N D.撤去拉力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0N

3.如图所示,一个男孩用一水平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但是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推力等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B.水平推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C.木箱所受的重力大于推力 D.因为木箱的惯性太大

4.如图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1,物体静止后,改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30N的拉力F2使物体向左运动10m,在力F2作用过程中()

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0N B.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仍为2m/s C.拉力F2做的功为300J D.重力做的功为800J

5.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

3

A.甲为零,乙受向右的15N的力 B.甲和乙都受向右15N的力 C.甲和乙都受向左15N的力

D.甲和乙都是15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

6.一氢气球下系一重为 G 的物体 P ,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物体恰能沿 MN 方向(如下图中箭头指向)斜线上升。图中 OO ′为竖直方向,则在图中气球和物体 P 所处的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 F1=5N,F2=3N.那么物体 B 受物体 A 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A.5N、3N

B.5N、2N

C.2N、3N

D.3N、5N

8.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容器,被水平力F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将容器刚好盛满为止,在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4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水平力F一定不变 D.水平力F必须逐渐增大

9.小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拉动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以此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列对实验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必须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施力

B.此时所测摩擦力比水平匀速拉动时的摩擦力要小一些 C.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大

10.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分别是()

A.f甲=30N,f乙=60N B.f甲=30N,f乙=40N C.f甲=50N,f乙=60N D.f甲=50N,f乙=40N

11.如图所示,将物块紧靠着被压缩的弹簧,然后释放弹簧,物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物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B.物体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物体所受摩擦力使物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D.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是因为弹簧对物体的弹力大于摩擦力 二、填空题

5

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A、B、C三个物体叠放在一起,在5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在桌面上匀速滑动。那么在匀速滑动过程中,物体B作用于物体A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物体B作用于物体C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桌面作用于物体C的摩擦力大小为N。

13.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的作用下,质量为m的木块可在两长板之间以v的速度匀速向下滑落,如果保持两力F1和F2的大小方向不变,能使木块m以3v的速度匀速向上滑动,那么木块向上的推力应是_____。(用题目中提供的物理量表示)

14.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 N,被50 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 N,在35 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_____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_____N;若增大F甲,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15.如图所示,试画出摆动的小球在A点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16.如图,车减速前进,(不计空气阻力)画出悬挂在车厢内的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

6

17.如图所示,氢气球下吊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沿MN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8.如图所示,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M跟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请画出物体M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四、实验题

19.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已知B木块的质量大于A木块的质量,且底面比A木块底面粗糙。

(1)在甲图中画出A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的示意图。

(2)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做________运动。 (3)比较___________两图中的实验,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在丁图的实验中,B木块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N,方向是水平向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如图所示.重50N的物体B,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7

(1)如果用F=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是多大?

(2)如果水平推力F增加到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大小为多大?

(3)若将水平向右的推力F增加到15N,物体受到的合力F合为多大?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足球离开脚之后继续飞行,是由于自身具有惯性,此时只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为地球,故答案为D. 2.【答案】C

【解析】A.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 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8

C. 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物体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20N,故C正确;D. 撤去拉力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仍为20N.故D错误。故选C.

点睛:(1)平衡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到的是平衡力,据此判断;(4)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答案】A

【解析】因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故木箱受力平衡,即小孩的推力等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4.【答案】C

【解析】当施加F1=20N的力向右拉动物体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f=F1=20N,物体静止后用F2=30N的力向左拉动物体,物体做加速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与向右运动时相同,故A、B选项均错误;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做的功为W=F2s=30N×10m=300J,故C选项正确;物体沿重力的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故重力做功为0,D选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木块乙向右端匀速运动可以得知,木块乙处于平衡状态,故受平衡力的作用,其中在水平方向受拉力F和甲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判断,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5牛,方向水平向左;如图所示,木块甲静止,木块甲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甲受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受细绳对其向左的拉力与乙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大小为15N;故选D. 6.【答案】B

【解析】重物P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恰能沿MN 方向斜线上升。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气球和重物P都受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氢气球和重物应该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 7.【答案】B

【解析】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1及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A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可得,A受B的摩擦力fA=F1=5N;

对整体进行分析,则整体在水平向上受F1、F2及地面对B的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三个力平衡,则摩擦力fB=F1﹣F2=5N-3N=2N.

9

8.【答案】B

【解析】AB.由题知容器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所受的摩擦力等于水的重力,所以容器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D.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若最大静摩擦力大于重力时,力F可能不变,若最大静摩擦力小于等于重力时F要增大,故CD错误。 9.【答案】C

【解析】A.本实验必须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施力,根据二力平衡,这样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否则无法得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A正确,不合题意;

B.这种情况下,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较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是相同的,滑动摩擦力较小,即此时所测摩擦力比水平匀速拉动时的摩擦力要小一些,B正确,不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到,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方向斜向上,而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这两个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符合题意;

D.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这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变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那么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大,D正确,不合题意。 10.【答案】B

【解析】物体甲被压在墙壁上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G甲=30N。物体乙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桌面匀速向右运动,物体乙处于平衡状态,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F乙=40N。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为答案。 11.【答案】D

【解析】A、物体离开弹簧后,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的作用,物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受到地面对它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

B、摩擦力能改变物块的运动状态,使物块的运动逐渐变慢,最终停下来,故B错误; C、木块受地面对它的向左的摩擦力作用,这个力阻碍物块相对地面的运动,所以摩擦力不是使木块运动,而是阻碍木块相对运动的,故C错误;

D、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当弹簧对物体的弹力大于摩擦力时,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0 5 5

【解析】[1]A、B、C三个物体叠放在一起,以共同的速度在桌面上匀速滑动,A、B之间相对静止,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因此没有摩擦力,即物体B作用于物体A的摩擦力大小为0。

10

[2]以AB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C对B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方向与F相反,据力作用的相互性,B作用于C的摩擦力为5N。

[3]对A、B、C整体受力分析得,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F及地面对C的摩擦力,因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摩擦力与拉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桌面作用于物体C的摩擦力大小为5N。 13.【答案】2mg 【解析】木块的受到的重力为:G=mg,

在竖直方向,当木块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匀速下滑时,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G=mg 方向为竖直向上;

当木块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匀速上升时,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向上的推力与物体向下的重力、向下摩擦力的合力是平衡力,

F=G+f′

由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可知:匀速向上和匀速向下运动时,两个对物体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f=f′,则

F=G+f=2G=2mg 14.【答案】40 35 不变

【解析】[1]以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甲物体静止,因此这两对力都是平衡力,所以

f甲=G甲=40N

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为40N。

[2]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乙匀速向右运动,因此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f乙=F乙=35N

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为35N。

[3]若增大F甲,甲物体在竖直方向仍受力平衡,摩擦力仍等于物体重力,故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11

15.【答案】

【解析】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同时小球在绳子的拉力作用而摆动,绳子的拉力作用在小球上,方向沿绳子向上. 考点:力的示意图

16.【答案】

【解析】①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以物体A受重力. ②物体A悬挂在绳上,所以物体A受到绳对它的拉力,方向沿绳子的方向向上.

17.【答案】

【解析】①若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物体受力,则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②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③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解答:不计空气阻力,重物在空中沿M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在运动中重物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拉力的方向应竖直向上;所以氢气球和重物应该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因此过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重力G,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出拉力F拉,而且大小相等。

18.【答案】

12

【解析】物体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受垂直于传送带向上的支持力,因物体M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滑动的趋势,故受平行于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如下图所示。

19.【答案】匀速直线甲丁 3 右

【解析】(1)[1]A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作用点在木板的表面,方向垂直木板向下,如下图所示:

(2)[2]实验时,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3)[3]B木块的质量大于A木块的质量,且底面比A木块底面粗糙,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根据题意,只有比较丙丁两图中的实验,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4)[4]在丁图的实验中,AB处于平衡状态,以A为研究对象,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B对A的滑动摩擦力为3.0N,方向水平向左,根据力的相互性,B木块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0N,方向是水平向右。

20.【答案】(1)5N;(2)10N;(3)5N。

【解析】(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与推力平衡,则

f=F=5N,

方向向左;

(2)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摩擦力与推力平衡,则

f′=F′=10N,

方向向左;

(3)将水平向右的推力F增加到15N,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不变,则

13

F合 =F-f=15N-10N=5N,

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同。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