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关于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下列选项中,属于按工业环境污染分类的是。 A:一般工业 B:冶金工业 C:建材工业 D:化工工业 E:综合治理
2、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个人提取外币现钞当日累计等值__美元以下(含)的,可以在银行直接办理。 A.5千 B.1万 C.1.5万 D.2万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基本内容的是。 A:编制目标、编制要求、城市背景介绍、周边环境分析 B:介绍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
C:标明规划场地在城市中的位置、周边地区用地、道路及设施情况
D:根据项目特点确定规划的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使规划设计既符合国家、地方建设方针,同时因地制宜具有项目特色 E:综合治理
4、属于城市供水工程总体规划阶段主要内容的是。 A:确定城市自来水厂布局和供水能力 B:计算规划区用水量
C:布置配水管网,确定管径以及管道的平面和竖向位置 D:确定规划区其他配水设施位置 E:经济政策
5、材料在经受外力作用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 A:塑性 B:韧性 C:弹性 D:强度 E:经济政策
6、目前,规划行业经常需要将纸质地图输入计算机,常用方法为手工数字化仪输入和扫描仪输入。其中扫描仪输入具有的优点是。 A:速度快,精度高 B:直接获得矢量图形
C:不会带人原图上的污迹、杂点
D:可以和地图的分类、取舍结合起来 E:经济政策
7、内框架承重体系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是。 A:板—梁—外纵墙—外纵墙基础—地基 B:板—横墙—基础—地基 C:板—梁—纵墙—基础—地基 D:板—粱—柱—地基 E:经济政策
8、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系统中,被誉为国家的神经系统。 A:邮政通信 B:电信通信 C:移动通信
D:广播电视系统 E:经济政策
9、促成了资本、人力、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的高度组合,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并进而启动了城镇化进程的是。 A:农业剩余贡献 B:工业化推进 C:市场机制导向 D:城乡规划调控 E:综合治理
10、在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中,政府的基本职责是。 A: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B:城镇体系规划
C: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D: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 E:综合治理
11、遮阳隔热是住宅建筑的处理方式之一,下列方式属于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分类的.
A:固定式遮阳 B:简易式遮阳 C:综合式遮阳 D:活动式遮阳 E:经济政策
12、天然气热值范围在。 A:3.8~20.9 MJ/N B:34.8~36 MJ/N C:45.2~46.1 MJ/N D:92.1~121.4 MJ/N E:经济政策
13、城市规划的制定体系的目的是。
A: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B: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法定规划付诸实施
C:建立可以在实践中执行的合法的城市规划文件
D: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和行为的开展过程所建立起结构体系 E:综合治理 14、城市中的所有机构、单位和个人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等行为的监督是。
A:行政监督
B:立法机构的监督检查 C:执法机构的监督检查 D:社会监督 E:综合治理
15、自然条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最为普遍和直接的是。 A:地貌类型 B:地面坡度 C:地表水系 D:风速 E:综合治理
16、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表现出长期的。 A:稳定性 B:抵抗性 C:适应性 D:恢复性 E:经济政策 17、根据功能布局、规范要求、空间环境组织及景观设计的需要,确定绿地系统,并规划设计相应规模的绿地,这属于室外空间与环境设计的。 A:绿地平面设计 B:绿化设计 C:植物配置
D:室外活动场地平面设计 E:综合治理
18、关于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城市发展条件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B:发展条件评价应有动态的眼光,指标赋值时不仅应考察城乡的现状特征,也应将规划中可能对城市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变动纳入评价 C:指标体系应涵盖包括区域经济、社会、人口、交通等影响城市发展的各因素,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D:指标体系应在重点反映城市所在经济区或行政区域整体特征的同时,兼顾城市建设的发展条件 E:经济政策
1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布置中,当管线与铁路或道路交叉时应为正交,但在困难情况下,其交叉角不宜小于。 A:35° B:45° C:55° D:65°
E:经济政策 20、在电力电缆线路安全保护中,江河电缆保护区一般不小于线路两侧各所形成的两条平行线内的水域。 A:1000 m B:100 m C:50 m D:75 m E:经济政策
21、在城市输配水管网规划的输水管线中,水源至净水厂的输水管线,输水量应包括净水厂的供水量和水厂自用水量,其中地表水厂的白用水量一般占供水量的。 A:3%~5% B:5%~10% C:5%~15% D:10%~20% E:经济政策
22、第一条电力驱动的地铁线路是1890年在开通的。 A:法国 B:伦敦 C:美国 D:德国 E:综合治理
23、城市立体交叉的组成中,是连接相交两条道路,为转弯行驶的车流而设置的交换车道。 A:匝道 B:加速道 C:集散道 D:穿式隧道 E:经济政策
24、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不包括。 A:高度高 B:荷载大
C:技术要求高
D:使用土地面积多 E:经济政策
25、建筑师维特鲁威的是现存欧洲古代最完备的建筑专著,书中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原则,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A:《论建筑》 B:《建筑四书》 C:《建筑十书》 D:《五种柱式规范》 E:经济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现在最常见的居住区规划空间结构的类型主要包括。
A:内向型 B:开放型 C:内环型 D:自由型 E:点群型
2、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了的八字方针,作出了调整工业项目、压缩城市人口等一系列重大决策。 A:调整 B:发展 C:巩固 D:充实 E:提高
3、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内容构成是。 A: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B:城市规划 C:详细规划 D:镇规划
E:城镇体系规划
4、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大致可分为。 A:取水工程 B:输水工程 C:净水工程 D:引水工程 E:配水工程
5、薄壳常用于屋盖结构,特别适用于较大跨度的建筑物,如等。 A:住宅 B:展览馆 C:机库 D:俱乐部 E:仓库
6、低层住宅平面组合形式中,独院式的特点包括。 A:建筑墙体多 B:占地面积小 C:平面组合灵活
D: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E:采光通风好
7、城镇体系概念的深层含义是。
A: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B: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没有一个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就不可能形成有现代意义的城镇体系
C: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所组成的。城镇之间存在着性质、规模和功能方面的差别,即各城镇都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些差别和特色则是依据各城镇在区域发展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通过客观的和人为的作用而形成的区域分工产物 D: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E: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城镇体系
8、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条件有。 A:城市自然条件 B:城市社会经济条件 C:城市现状条件 D:经济技术条件 E:历史文化条件 9、《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风景名胜区的设立,也是国家认证登录制度的一种,旨在不可再生的风景名胜资源,是在风景名胜区内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A:保护 B:规划 C:开发 D:利用 E:管理
10、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时应注意的原则包括。 A: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相协调
B: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城市发展政策相符,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相关法定规划相协调 C: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D: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
E:体现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充分考虑水、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和保护耕地的方针
11、广义的城市环境除了物理环境外,还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美学环境。其中经济环境主要有。 A:人口分布及动态 B:收入水平 C:市场条件 D:技术条件 E:建筑特色
12、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的主要特征包括。 A:车辆费用较高 B:噪声小
C:属于大运量系统 D:轨道的维护费用多
E:车辆载荷平均分布、车身较轻
13、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相应经历的阶段有。 A:低水平均衡阶段 B:极核发展阶段 C:扩散阶段
D:高水平均衡阶段 E:集聚阶段
14、镇规划的依据是。 A:人本主义原则
B:着眼长远,立足现实;政策到位,措施得力 C:《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D:《镇规划标准》
E:国家和地方对小城镇建设发展制定的相关文件 15、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包括。
A:有关技术规范、上层规划、有关政策文件等
B:地形图、气象数据、工程地质数据、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的数据和资料 C:竖向规划图和管线综合工程规划图
D:规划设计说明书应包括设计依据、任务要求、自然条件、区位条件及场地现状分析、规划意图及方法等 E:人文历史方面的数据及资料
16、在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中,经常采用等方法,这些方法为实现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整治目标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A:氧化塘法 B:堆肥法
C:露天堆存法 D:焚烧法 E:掩埋法
17、区域锅炉房与工业和民用锅炉相比,具有的特点。 A:投资小 B:供热效率高 C:建设周期短 D:供热面积大 E:可有效地节能
18、在行政程序的划分中,按照适用于不同行政职能为标准划分的是。 A:事前行政程序 B:法定程序
C:行政立法程序 D:行政执法程序 E:行政诉讼程序
19、在城市规划中,可以用等值线法进行分析的现象有__。 A.交通规划的可达性
B.城市防洪规划的洪水频率 C.岩土承载力的空间变化 D.城市土地基准地价的分布 E.环境评价中的噪声强度分布 20、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有。 A:钢构架体系 B:院落式布局 C:建筑物等级 D:山水式园林
E:平面布置以“间”和“步”为单位
21、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 A: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B: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C: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D: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E: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22、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包括__。 A.主体要件 B.行为要件 C.结果要件 D.法律要件
23、下列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的是__。 A.建筑空间组织,环境景观规划,总平面图布置 B.各地块使用性质划分和适建要求 C.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D.计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
E.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规定
24、城乡规划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手段和作用力,称为城乡规划的实施机制,这些机制包括__。 A.行政机制 B.财政机制 C.控制机制 D.经济机制 E.法律机制
25、下列选项中,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A:分析确定县城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预测县城人口规模 B:制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C: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D:预测县域人口规模,确定城镇化战略
E:划定必须制定规划的乡和村庄的区域,确定村庄布局基本原则和分类管理策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