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陈鹏强 专业年级:2010级动物医学 学号:102255005004
引言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犬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症复杂,传染性强,致死率极高,是危害犬类的第一大传染病。
关键字:犬瘟热 症状 诊治 预防控制 1. 病原
犬瘟热病毒(CDV)属于RNA病毒,大小为100~300nm,圆形体。该病毒可以在犬、雪貂和犊牛肾细胞以及鸡成纤维细胞中进行培养,在犬肾单层细胞培养中可生长繁殖,并形成多核体(合体细胞)及核内、胞浆内包涵体及星状细胞,还可以用鸡胚培养,接种l~2d,在绒毛尿囊膜上可以见到水肿,外胚层细胞的增生和部分坏死。此病毒只有一种抗原型。用Snydety Hill株给犬接种6~16d,能使95%的犬发生脑炎。日光直照14h能将这种病毒毁灭。在56℃于10—30min内被灭能。但对干燥和寒冷有很强抵抗力。该病毒在4 能保持多月,在低温中能保持多年并有感染力。保存该病毒以乳糖一胨溶液中冻干为适宜。3%苛性钠溶液、3%甲丙醛溶液或5%石炭酸溶液都能迅速杀死该病毒。
2.临床症状
(1)前期:表现眼、鼻水样分泌物,体温高达40℃以上,持续2天,病犬似好转稍进食,接近常温,接着又第二次体温升高,持续数周,这时呼吸道、消化道表现卡他性炎症。该期一般1~2周。
(2)中期:随着第二次体温升高,呈现稽留热,病情进一步恶化,畏寒颤抖,精神时好时坏,鼻眼分泌物增多转为脓性,口角糜烂,咳嗽气管发炎,类似肺病症状,时常发生吐泻,食欲减退或废绝,机体逐渐消瘦,一般持续一个月以上。
(3)晚期:出现神经症状,除上述中期症状外,还表现委顿、肌疼、肌肉阵发性痉挛,共济失调,做圆圈运动,癫痫状惊厥和昏迷,一般1~2周死亡,有的病犬中、后期在腹下或腹内侧等处皮肤出现丘疹、疱疹。
3.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确诊主要靠实验室检查。
3.1 病毒抗原检查:对有明显症状病犬采血分离白细胞层涂片,或取病犬的结膜、扁桃体、阴道粘膜刮片做涂片,用直接荧光法或间接荧光法检查病毒抗原。在细胞浆中见有苹果绿色荧光,细胞清晰可见呈暗黑色,可判为阳性;如细胞浆为紫色或暗黄色,细胞核不清可判为阴性。
3.2 包涵体检查:可采取早期病犬的眼结膜、膀胱、胆管粘膜上皮细胞涂片,干燥后以甲醇固定,用苏木素一伊红染色,镜检。在上皮细胞浆或核内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包涵体。
3.3 血清学诊断: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快速诊断。取病犬眼、鼻分泌物,唾液、尿液为检测样品,用犬瘟热陕速诊断试纸,可在5~10min内做出诊断。 4 预防
本病应以预防为主。治疗只能对早期病犬有一定疗效,为尽快有效地控制犬瘟热的发生和流行,各地都必须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
4.1 全面开展预防注射工作:对断奶(40~50日龄)的幼犬,首次用犬五联或六联苗等进行免疫注射,接着每隔15~30d,再连续免疫1—2次, 以后要保持每隔半年免疫注射1次。
4.2 发现疫病应立即隔离饲养:对场舍(栏)和食盆等用具要彻底消毒,用2%~3%烧碱溶液泼洗(6~8h后用水冲净),或0.2%过氧乙
酸、0-3%一0.5%百毒杀、1%高效强力消毒剂和0.5%抗毒净等溶液喷雾消毒。病犬应尽早用犬免疫球蛋白和药物进行及时治疗。对可疑犬也应先用犬免疫球蛋白1-2支,注射2次,d,观察5~7d无病,再按犬的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注射。病死犬不可食用,不许乱丢,应及 时进行深埋作无害化处理,防止疫原扩散和传播。
4.3 加强饲养管理: 日常喂料要多样化,做到以粮食饲料为主, 肉类、奶、蛋等动物性和蔬菜类饲料等合理搭配,严防暴食。犬舍(栏)经常保持清洁卫生,让犬多晒太阳和运动。向外地引种购犬,应先注射犬免疫球蛋白,过5~7d无病再起运,防止带毒病犬进场。此外,建议各地农业畜牧兽医部门,加强对犬产地和犬交易市场的防检工作。发现疫病,就地扑灭,严禁病犬交易买卖。 5 治疗
5.1 抗病毒疗法
5.1.1 早期可用大剂量高免血清或抗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体和抗生素混合肌注。
5.1.2 百病先锋160IU,病毒灵10mL,犬瘟灵10mL,肌注,2次/d,连用3d。 5.2 对症治疗
5.2.1 抗细菌及消炎 青霉素160IU或卡那霉素25IU,环丙沙星注射液10~15mL,地塞米松lmL,肌注,3次/d,连用7d。
5.2.2 同时结合采用强心、补液、解毒、退热、镇痛等疗法。对发热的病犬,用双黄连、清开灵或柴胡注射液10 mL,肌注,3次/d,
连用3d。
5.2.3 对呕吐、腹泻、脱水的病犬要注意补液。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10%糖盐水20 mL/kg,百病先锋0.1mg/kg,地塞米松2mg,静脉滴注,2次/d,连用3d。 5.2.4 对严重贫血的病犬可肌注VB12。 6 结论
6.1 对犬瘟热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当病犬体温超过40~C,呈现双相热,眼结膜发炎,即可怀疑是犬瘟热。
6.2 由于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l冶疗,应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采用血清加抗生素,配合免疫增强剂和中药制剂,黄芪多糖注射液以及瘟毒泻痢灵注射与口服补液盐等综合疗提高治愈率。 6.3 早期可以确诊的病例,可用高免血清或抗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体和抗生素混合肌注,都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丽萍,引用【犬瘟热病治疗与预防】,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7).-247-247
【2】黄志雄 张喜国 王国堂,引用【浅议犬瘟热的防治】,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11).-106-106
【3】叶俊榜 邱晓忠 王健儿,引用【犬瘟热病】,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10).-111-112
【4】孙耀华,引用【犬瘟热的防治措施】,北方牧业.2011(14).-23-23 【5】孙永涛 陶文广,引用【犬瘟热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山东畜牧兽医.2011,32(8).-24-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