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因林蒙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题,
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但传统幼儿教育主要更正视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知识掌握情
况,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重视,
乃至轻忽。而这会造成幼儿的心理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暴躁,抑郁等扭曲心理。可见,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多元化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摆在广大幼教工作者眼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策略研究一、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里,明确指出: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个体对自己积极的肯定的评价、
体验和态度。当孩子年幼还不具备自我认知体系时,
家长才是第一引路人,去帮他建立“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心理健康问题,
不是短时期就形成的,它有一个过程。不重视孩子心理疏导,教
育方法简单粗暴,孩子长期缺乏关爱,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不能及时看到孩子在心理问题上出现的苗头,对孩子长期的心理压抑甚至抑郁没有引起足够的
警觉,最终因一件事甚至一句话酿成悲剧。
所以关注心理健康需要从儿童做起。
(一)个性尖锐,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
女,即使不是独生子女,也基本处于缺少伙伴,离群索居的状态,
很容易就会造成不关心在乎他人,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占有
心理和冷漠孤僻的性格,希望自己成为老师、同学的关注对象,
希望自己所有要求都能被满足,希望自己一直是众人眼中的中心,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倾向。
(二)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由于现在普遍的家庭结构,即“421
式家庭”,所有就会出现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
对于孩子的提出的要求大多都完全照办,
甚至在家庭生活中也一切包办,过分的保护照顾,从而使孩子缺乏独立做事的能力。
普遍表现为过于依赖老师、遇事无主见、适应不了群体生活、与小朋友不能进行很
好的合作交往等消极行为。
(三)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由于“421式”的家庭结构,孩子
在家中普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生活的中心,
因此部分孩子在幼儿园中的要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开始大发脾气,
大哭大闹、乱摔东西,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甚至会迁怒别人,与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
这些现象都会危及孩子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四)意志不够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弱。在集体活动中,部分孩子存在上课坐不住、会动手动脚、找同伴说话;玩游戏不能专
心致志,坚持时间很短等现象;
部分孩子在遇到难题或做游戏遇到任务时就开始大哭,进而寻求老师的帮助,缺乏探索的坚强意
志。在下次做进行同类型游戏时,不敢参与进去,害怕再次失败,
遇难而退,缺乏心理承受能力。
二、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纲要》明确规定,“要正确树立健康观念,
要把幼儿的健康教育放在首位,在重视幼儿健康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幼儿的心
理健康教育”。因此,针对上述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进行解决。
(一)优化儿童成长环境。现在很多家长都很焦虑,
担心孩子落后,想让自家的孩子变成他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于是在孩子在会爬的时候就让他走,会走的时候就催促他跑。这样的式教育会让孩子变得焦虑。
每朵花的花期都不同,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走,
他也可以谱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乐曲。
1、在孩子面前有稳定的情绪。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
家长与孩子相处时,如果自己的情绪总是不稳定,易暴躁,
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变得情绪不稳、敏感多疑、胆小畏缩。
2、拒绝语言伤害。语言带给人的伤害是巨大的,说者当时是
发泄情绪的一句话,
听者却因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当孩子调皮不听话时,有的父母就会说,“你要再这样,
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当父母想鼓励孩子时,也可能会说,“如果你
表现的好,爸爸妈妈就会更爱你!”殊不知,这些话也会在无形中伤害着孩子。当父母对孩子说出类似的话时,孩子会有一种被抛
弃感,长此以往,会造成安全感缺失。
而这类语言,也包括父母的激励。
(二)渗透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教育应结合幼儿园的音乐、
美术等课程形式进行实施,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变得生动活泼。
其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游戏进行。
游戏是对合群性养成和对立性培养的有效手段,在游戏过程中,
幼儿可以学会如何与同伴相处,提高了幼儿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
促成了合群情中感的形成,使幼儿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
学最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日常生活进行。例如:
幼儿刚生作入班时很会羞涩胆怯,教师可以拍拍他的头,叫叫他的名字,使幼
文儿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幼儿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
指(三)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幼儿园老师可以具体而
导形象地向幼儿讲解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粗浅知识,
提高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心理健康的态度让幼儿对已经活动2021.5过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够进行反复的回顾,加深幼儿的理解。
(四)家、校共同配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大多与家长教养态度和方式不当有很大关系。比
如,孩子的父母由于工作关系,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这会使幼
儿陷入孤独;幼儿时期是模仿能力最强大的时候,所以父母的不良习惯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心理。综上所述,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校之间的密切配合。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家长开放
日,从而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
要让家长熟练了解疏导幼儿心里的常用方法,当幼儿心里产生问题时,
可以准确地引导并疏通幼儿的心理问题;建立家园网络沟通平台,
要让幼儿教师随时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变化,掌握每个孩子的心理动态。幼儿教师
也可以利用家园平台与家长实时沟通,
并分享一些教育体会,进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未来生活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教育的第一使命,绝不再是只讲究功成名就,
而是培养心理健康、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孩子。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家长老师送给幼儿最珍贵的礼物。
参考文献:
[1]任凤英.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2015
[2]朱婷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3]丽娜.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评价[J].中华家教,2003
(作者单位:淮安市福州路幼儿园)
周刊┆159“揠苗助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