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机构、学校防疫卫生消毒基本知识
托幼机构、学校人员相对密集、接触比较密切,是各类腹泻等肠道传染病、流感和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易发或聚集的重点场所。做好这些场所防疫卫生消毒工作,既可以有效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又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等易感人群,是预防控制相关传染病发生、聚集、暴发的有效措施。托幼机构、学校及家长应掌握一些基本防疫卫生消毒知识,以确保儿童和学生健康无虞。(黑体字内容为重点讲解)
一、卫生基本知识
1. 托幼机构、学校室内场所应勤通风、勤消毒、勤清扫,始终保持干净卫生。
2. 儿童、学生、教职工、炊事员、家长应做到饭前、便后科学洗手,严防病从口入。
3. 教育儿童、学生喝开水、吃熟食、勤晒衣被。
4. 加强儿童、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沐浴阳光,增强儿童、学生体质,提高免疫力。
5. 严格食品、生活饮用水卫生,严防食源性疾病发生。
6. 加强食品、食堂操作间、餐厅、餐具、教室、玩具、卫生间等重点环节或部位卫生保洁与消毒,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或密切接触性传染病播散。
二、消毒基本知识
1. 室内外物体表面、垃圾、粪便等消毒,应采用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消毒。
2. 手消毒首选速干手消毒剂,或使用酒精消毒剂进行消毒。
3. 餐饮具的消毒采用煮沸或蒸汽消毒15分钟,或使用消毒柜消毒。
4. 室内空气可采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5. 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可采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6. 发生疫情、病人转移后,应加强校舍通风,并做好终末彻底消毒。
7. 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使用后的拖把等物品可采用84消毒液消毒。
8. 园内、校内所有人员应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9. 清洁或消毒时,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佩戴口罩和乳胶手套,事后应立即洗手。
10. 各类垃圾收集容器应加盖,防止垃圾外露,并做到日产日清。
11. 门窗应安装纱门、纱窗、门帘等,食堂、厕所等部位应安装灭蝇灯。
12. 根据季节特点,室外应定期喷洒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13. 室内密闭环境采用电动气溶胶喷雾器或电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进行消毒,严禁使用手板式喷雾器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室外局部表面或地面消毒采用常量喷雾器进行喷雾消毒。
三、注意事项
1. 托幼机构、学校应科学设置洗手设施,提高儿童、学生、教职工等洗手可及性。
2. 托幼机构、学校应科学配置和设置消毒柜、灭蝇灯、消杀设备及消毒剂等,始终保持完好、正常运行,并做好相关登记与记录。
3. 托幼机构、学校应相对固定园内、校内防疫卫生消杀人员,定期邀请专业人员来园、来校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消毒与卫生状况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隐患,及时科学处置,做到防患于未然。
4. 托幼机构、学校在做好园内、校内消毒与卫生工作同时,应面向家长积极开展防疫健康知识宣传,形成工作合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