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购件入库检验规范
编制 审核 第 1 页 共 14 页
批准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外购件入库检验抽样检验方案
符合GB/T2828.1-21012
合格质量水平AQL 批量数 抽样数 AC 1-8 9-15 16-25 26-50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10001-3500 35001-150000 全检 全检 见注解 20 20 20 20 80 80 125 200 315 500 0 0 0 0 0 0 0 1 1 2 3 5 7 0.65 RC 1 1 1 1 1 1 1 2 2 3 4 6 8 AC合格判定数 RC为不合格判定数 注解:批量数>20,则抽样数为20;批量数≤20,则进行全检。 对批产品质量的判断:
1)当样品中不合格数>RC时,整批产品质量为不合格;
2)当样品中不合格数≤AC时,整批产品质量为合格。
第 2 页 / 共 14 页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元器件重要等级分类
分类 元器件名称 变频器、IGBT、升压电感、输出滤波器、电抗器、电源模块、晶闸管、热管散热器、测量仪表、PLC 电阻、电容、芯片、二极管、三极管、稳压管、晶振、接触器、继电器、电位器、传感器、熔断器、指示灯、数码管、电连接器、转换开关、保险、仪表、断路器、风扇、印制板、散热器、标准件、外协结构件 接插件、端子排、门锁、导线、套管、按钮、接线柱、绝缘子、导热硅脂、焊锡丝、导热胶 重要等级 关键器件 备注 A类 B类 重要器件 一般器件 C类
第 3 页 / 共 14 页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升压电感验收规范
1说明
本规范适用于升压电感验收。 2抽样方式:
同批总数≤10台,抽取1台进行检验;同批总数>10台,抽取总数的10%进行检验。 3检验项目
3.1外形检验。 灌胶表面光亮、无气泡;尺寸范围。 3.2电感量检验。测量电感量应与技术要求一致。
3.3绝缘电阻检验。将升压电感的两根引出线短接,用500V绝缘电阻计测定斩波模块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兆欧。
3.4绝缘介电强度检验。将升压电感的两根引出线短接,对外壳施加2500伏工频电压1分钟,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注:10秒内所施加电压从0上升至2500V
3.5工作情况检验。将升压电感分别接入主电路中,带负载运行5~10分钟。
3.6抽样温升检验。在电感表面正中间贴上检验标记,在室温下带负载运行一小时,测量标记位的温度并记录在附表,温升<30℃为合格。
3.7抽样高温检验。将电感置于干燥箱内,将温度设定为70℃,在恒温70℃下带负载工作1小时,电感电流波形应无畸变,打开干燥箱快速测量标记位的温度并将结果记录在附表,温升<15℃为合格。
说明:3.1~3.4全检,3.5~3.7按抽样方式检验。 4检查记录
<<升压电感检查记录>>
第 4 页 / 共 14 页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无极性电容器检验规范
1范围:此规范适用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采购提供技术支持。 2抽样方式:见《外购件入库检验抽样检验方案》4检验要求
序号 1 2 3 4 外观检验: 元器件须包装良好,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 电容体表面不应有伤痕、裂纹、缺损、沾污; 引线不得松动、脱落、氧化、漆层及影响使用的压伤; 标志应正确、清晰; 外形尺寸检验: 用卡尺测量各部位尺寸,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电参数测试: A. 电容量测试: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容容量,应在规定范围内。 ★规定:普通无极性电容器容量最大允许偏差:±15℅ 精密无极性电容器容量最大允许偏差:±5℅ B.抗电强度测试: 用耐压测试仪给被测电容器施加规定的直流电压,应无击穿现象。 C.绝缘电阻测试: 用光欧表测量电容器两引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大小应不小于规定值。 ★规定:在小于额定直流工作电压的条件下,无极性电容器绝缘电阻阻值:≥10MΩ。 可焊性检验: 用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对引线进行浸锡实验,应上锡良好。 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检测工具、设备及仪器 目 测 卡 尺 数字万用表
3使用工具:卡尺、数字万用表、RK2672C耐压测试仪、兆欧表、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
CS2670B耐压测试仪 兆欧表
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
第 5 页 / 共 14 页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电解电容器检验规范
1范围:此规范适用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采购提供技术支持。 2抽样方式:见《外购件入库检验抽样检验方案》右内热式电烙铁 4检验要求
序号 1 2 3 4 外观检验: 元器件须包装良好,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 电容体表面不应有划伤、破损、沾污; 引线不得松动、脱落、氧化、漆层及影响使用的压伤; 标志应正确、清晰; 外形尺寸检验: 用卡尺测量各部位尺寸,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电参数测试: A.电容量测试: 用电容电感表测量电容容量,应在规定范围内。 ★规定:普通有极性电容器容量最大允许偏差:+50℅-20℅ 精密有极性电容器容量最大允许偏差:±10℅ B.漏电电流测试: 用耐压测试仪测量电容器两引线之间的漏电电流,大小应不大于规定值。 ★规定:在等于或稍小于额定直流工作电压的条件下,电容器漏电电流值:≦0.2μA。 可焊性检验: 用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对引线进行浸锡实验,应上锡良好。 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检测工具、设备及仪器 目 测 卡 尺
3使用工具:卡尺、数字万用表、RK2672C耐压测试仪、RK-2811C LCR数字电桥、30W左
RK-2811C LCR数字电桥 RK2627C耐压测试仪 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
第 6 页 / 共 14 页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二极管检验规范
1范围:此规范适用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采购提供技术支持。 2抽样方式:见《外购件入库检验抽样检验方案》4检验要求
序号 1 2 3 4 外观检验: 元器件须包装良好,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 晶体二极管体表面不应有损伤、沾污; 引线不得松动、脱落、氧化、漆层及影响使用的压伤; 标志应正确、清晰。 外形尺寸检验: 用卡尺测量各部位尺寸,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电参数测试: B. 正向电压Vf测试: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Vf值,应在规定数值内。 ★规定:小功率晶体二极管Vf值:硅管0.7±0.1V;锗管0.3±0.1V 大功率晶体二极管Vf值:硅管0.8±0.2V;锗管0.4±0.2V B.反向漏电电流IR测试: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IR值,应在规定数值内。 ★规定:小功率管IR值:≦1μA;大功率管IR值:≦10μA C.反向击穿电压UR测试: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UR值,应大于规定数值。 ★规定:UR应大于晶体二极管正常工作条件下,最高反向工作电压的10倍数值。 可焊性检验: 用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对引线进行浸锡实验,应上锡良好。 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检测工具、设备及仪器 目 测 卡 尺 数字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 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
3使用工具:卡尺、兆欧表、数字万用表、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
(1)用万用表测正、反向电阻值,一般好的整流二极管正向电阻值应为几千欧至几十千欧,反向电阻值应为无穷大。
(2)检测最高反向击穿电压,将兆欧表的E端接二极管负极,L端接二极管正极,将万用表置直流1000V档,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摇绝缘电阻表手柄时,绝缘电阻表产生的直流电压将随摇动手柄的转速而增加,万表的读数也在增加,当摇动转速达到某转速后(大约为2r/s)万用表的读数就不再增加,此电压值就是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
第 7 页 / 共 14 页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三极管检验规范
1范围:此规范适用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采购提供技术支持。 2抽样方式:见《外购件入库检验抽样检验方案》
3使用工具:卡尺、数字万用表、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 4检验要求
序号 1 2 3 4 外观检验: 元器件须包装良好,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 晶体三极管体表面不应有损伤、掉块、沾污; 引线不得松动、氧化;引线排列符合产品技术条件; 标志应正确、清晰; 外形尺寸检验: 用卡尺测量各部位尺寸,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电参数测试: C. 反向击穿电压U(BR)CEO的测试: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U(BR)CEO值,应大于规定数值。 ★规定:晶体三极管U(BR)CEO值应大于实际工作时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CEO的8倍。 B.反向漏电电流ICEO的测试: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IR值,应小于规定数值。 ★规定:小功率管IR值:≦1μA;大功率管IR值:≦10μA C.直流放大倍数hFE的测试: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待测管Ic-UCE特性曲线,根据hFE=Ic/Ib计算hFE,应满足产品技术条件和设计的要求。 可焊性检验: 用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对引线进行浸锡实验,应上锡良好。 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检测工具、设备及仪器 目 测 卡 尺 数字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 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 (1)反向漏电电流ICEO的检测,用万用表只是通过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反向电阻来估计的。C、E极间的反向电阻值越大,ICEO越小,对于NPN型管,将万用表置2K档,黑表笔接管子的集电极,红表笔接管子的发射极,测得的电阻值越大,说明此管的ICEO越小。对PNP型管测量方法一样,只是将两个表笔对调一下即可。
(2)直流放大倍数hFE的测试,将晶体管插入数字万用表上的hFE插孔内,hFE读数大的一次,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根据hFE=Ic/Ib计算出hFE。
第 8 页 / 共 14 页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集成电路检验规范
1范围:此规范适用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采购提供技术支持。 2抽样方式:见《外购件入库检验抽样检验方案》3使用工具:卡尺、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 4检验要求
序号 1 2 3 外观检验: 元器件须包装良好,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 表面应无划伤、污疵; 引脚应无损伤、变形、氧化; 标志应正确、清晰。 外形尺寸检验: 用卡尺测量各部位尺寸,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功能检验: 将待测集成电路插到专用检验的部件或整机的相应IC插座内, 4 使其正常工作,观测整机的相应特性,检验此集成电路功能是否正常。 可焊性检验: 用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对引脚进行浸锡实验,应上锡良好。 30W左右内热式电烙铁 整机 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检测工具、设备及仪器 目 测 卡 尺 集成电路专用检验部件或
第 9 页 / 共 14 页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印制板检验规范
1范围:此规范适用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采购提供技术支持。 2抽样方式:见《外购件入库检验抽样检验方案》4检验要求
序号 1 2 3 外观检验: 元器件须包装良好,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 印制线路板的焊盘、印制线路不应有起皮、脱落; 助焊剂、阻焊剂涂覆正确、均匀; 焊盘金属无氧化; 焊盘孔无漏孔、和偏孔; 印制线无连、断现; 元、器件位号应正确、清晰。 外形尺寸检验: 用卡尺测量印制线路板的外形尺寸、定位孔及孔距尺寸、焊盘尺寸、各孔 孔径、导线及导线体间距,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电性能检验: A.抗电强度测试: 用耐压测试仪给印制线路板上的相邻导线及导线体间施加规定电压值, 应无击穿。 B.绝缘电阻测试: 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印制线路板上相邻导线及导线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规定值。 兆欧表 . RK2672C耐压测试仪 卡 尺 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检测工具、设备及仪器 目 测
3使用工具:卡尺、RK2672C耐压试验机、兆欧表
第 10 页 / 共 14 页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接线柱检验规范
1范围:此规范适用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及采购提供技术支持。 2抽样方式:见《外购件入库检验抽样检验方案》
3使用工具:卡尺、万用表、RK2672C耐压试验机、兆欧表 4检验要求
序号 1 2 3 外观检验: 外表不应有损伤、破裂、沾污,不应有影响使用的毛刺; 引脚不得氧化、损伤、变形; 螺钉应无滑帽。 外形尺寸检验: 用卡尺测量各部位尺寸,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电性能检验: A.抗电强度测试: 用耐压测试仪给相邻两引脚间施加2KV电压值,应无击穿或无飞弧现象。 B.绝缘电阻测试: 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相邻两引脚间绝缘电阻阻值,应不小于规定值。 兆欧表 卡 尺 RK2672C耐压测试仪 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检测工具、设备及仪器 目 测
第 11 页 / 共 14 页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NX变频器检验规范
1.
参照标准
GB/T25120-201(IEC 60310:2004) TB/T133.1-2002(IEC60077-1:1999) TB/T133.2-2002(IEC60077-2:1999) GB/T21563-2008(IEC61373:1999) GB 4208-2008(IEC60529:2001) GB/T25119-2010 (IE60571:2006) GB1094.1-1996(IEC60076-1:1993) GB 1094.3-2003(IEC60076-3:2000) GB 1094.11-2007(IEC60076-11:2004) DIN 5510-2:2009 DIN 5510-5:1988 2.
运行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40℃ ~ +70℃ 环境湿度:≤95% 海拔高度:≤2000m 污染等级:PD4
抗冲击振动能力:符合 IEC61373 一类B 级
3.检验项目
(1) 外观检查
开箱后,检查变频器是否有运输损坏迹象,货物是否完整(与定单是否相符)。 (2) 通电测试
首先按图1所示接好线路。其中QF1,QF2型号为5SX23/C16,变频器负载为3KW空调机组,输出滤波器L1为空调电源配套正弦滤波器,输入输出采用1.5方线。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牵引变压器和电抗器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第1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 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第2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 总则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 干式变压器 轨道车辆防火措施第二部分:材料和构件的燃烧特性并发现象-分类、要求和测试方法 铁路机车车辆预防性防火 电气设备 安全技术要求 第 12 页 / 共 14 页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图1 NXS测试接线图
(3) 空载测试
断开QF2,然后合QF1。大约几秒钟后,面板应正常显示,且面板无故障显示(有故障时应记下故障代码及相关显示信息);若有,看是否可通过面板复位按扭手动复位,若仍未能复位,断开QF1,待面板熄灭后等待几秒,然后重新合QF1,看是否能恢复正常。若仍有故障显示,则产品不合格。
参数组检查与参数设定 通过面板上M6- S6.1选择“标准应用”(并检查是否有其他应用程序存在,如BASIC APPLICATION,LOCAL REMOTE CONTROL,MULTI-SPPED CONTROL,PID CONTROL,MULTI-PURPOSE CONTROL,PUMP AND FAN CONTROL)。然后分别对以下几个参数进行设定:P2.1.6(额定电压,380V),P2.1.7(额定频率,50HZ),P2.1.3(加速时间,8S)
(4) 进行A或B的试验:
A 从IO端子进行控制(P3.1=1 Keypad): a) 合K1,此时变频器应启动
b) 改变频率参考值(电位器P2.1.11=0 AI1)
c) 在控制面板检测菜单M1中检查输出频率是否跟随频率参考值
第 13 页 / 共 14 页
文件编号:J-E104-1 版本: A版
d) 断开K1,此时变频器停止输出。 B 从控制面板进行控制(P3.1=0 terminal)
a) 面板控制时参考选择设定(选用面板参考,P2.1.12 keypad control reference=2
Keypad)
b) 按下控制面板上的启动按扭“start”, 此时变频器应启动 c) 转到控制面板控制菜单M3,通过更改R(P)3.2改变参考频率 d) 进入监测菜单M1并检查输出频率是否跟随参考值变化 e) 按控制面板上停车按钮“STOP”, 此时变频器停止输出 (5) 带载测试
a) 断开QF1,等到变频器消耗完能量 b) 合QF2
c) 确保所有启动/停车开关位于停车位置 d) 合QF1
e) 重复3.3启动试验的3.3A和3.3B,并连续运行半小时以上。 (6) 输出继电器RO1,RO2测试
空载面板控制时,
设定参数P2.3.7=2, P2.3.8=2(该测试做完后,必须将P2.3.7 ,P2.3.8恢复原值) a) RO1 测试
从面板启动变频器时,RO1常闭触点21,22应开路,常开触点22,23应闭合。 b) RO2测试
从面板启动变频器时,RO2常闭触点24,25应开路,常开触点25,26应闭合。
(7) 在上述试验过程中,对滤波器后侧电压波形进行观察,看是否有失真现象产生(输出波形
可参照空调电源正常输出波形)
4. 检验要求及随机材料 4.1 铭牌标记
产品铭牌应注明生产厂家名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生产日期、产品编号等; 4.2 外观及尺寸检查
各紧固螺栓无松动;各部位无碰痕;标记正确。 4.3 出厂试验
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报告必须满足以上的
第 14 页 / 共 14 页
第 15 页 / 共
页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