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乳热病,是产后奶牛突然 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属于严重的代谢疾病,也是奶牛 常发病。一般多发生于产后12~48h,四胎以上的发病率明显 增高,其中以产后24h内发病最多,亦有在怀孕期或分娩过 程中或产后数天发生的,但比较少见。因其发病急,病情严 重,如治疗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得当,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1病例分析 1.1发病情况及症状2011年5月6日吉林省四平市某牛 场奶牛产犊,该牛龄为6年,产前并无明显的发病迹象,在产 后精神沉郁,食欲不佳,心跳正常,体温正常,但步态不稳,站 立时两后肢频频交替。1h后,该病牛突然卧地不起,眼睛不 睁,呈昏睡状,肩、颈,后股部肌肉震颤,四肢、耳朵冰凉,体温 为35.5℃,心跳为107次/min,针刺后腿无反应。 1.2诊断该病牛的胎次为5胎,分娩后2h内发病,病牛 的体温为35.5℃,心率为107次/min,产后精神沉郁,呈昏睡 状,食欲不佳,呈犬坐势卧地不起,后股部肌肉震颤,知觉消 失,根据以上临床症状确诊为产后瘫痪,且为典型症状。 1.3治疗用26%的硼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00mL缓慢静 脉注射,钙磷镁注射液250mL缓慢静脉注射,并肌肉注射 10mL维生素ADE注射液,然后用以补气养血的中药方剂研 末灌服。1h后病牛在借助外力的情况下站立,但站立不稳,下 午又重复输液,而后灌服中药,次日该牛恢复。 2对本病的认识 2.1对发病原因的认识 2.1.1 日粮因素饲料单纯,缺乏青绿饲料,造成奶牛营养 物质缺乏,是导致产后瘫的原因。奶牛日粮中钙含量过低,而 磷含量过高,使钙磷比例失调,这可能是引起此病的原因之 一o 0ol=1 0_3 9/J_ls∞z._I④ .I. ol2.1.2泌乳因素奶牛分娩后随着泌乳的开始,乳汁中含有 大量钙,这也是造成产后瘫痪的原因。如果产后初乳被过多 一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的挤出,造成钙大量排出,引起牛体内血钙含量快速降低。当 牛丧失的钙超过它能从肠道吸收和从骨骼中动用的数量总 和时就会发病。 2.1.3其它因素该病的发生率随着牛龄、胎次的增长而提 高,一般见于5~8岁的高产奶牛。其原因是高产奶牛的胃肠 一例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治 和骨骼不能在泌乳的第一天适应并满足泌乳对钙的需要,随 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调节过程变慢,胃肠钙的吸收明显下降, 骨钙很难溶解,导致血钙下降。 2.1.4分泌调节功能异常很多人认为缺钙是致使牛瘫痪 的主要原因,因而盲目的大量补钙,引起钙超标,长此以往, 致使奶牛机体增加了对肠胃的依赖性,高钙物质在体内抑制 了奶牛泌乳所必须的钙内环境调节机制的启动,一旦机体大 量耗钙时,机体缺乏调动钙贮的应激能力,从而使肌肉神经 的兴奋性降低,导致瘫痪。 2.2症状 2.2.1 典型症状病畜病情发展快,从发病到出现典型症状 不超过12h,病初精神沉郁,鼻镜干燥,食欲降低,反刍减少, 瘤胃蠕动音微弱,粪干,体温正常或降低,四肢及身体末端冰 凉。心跳正常,后肢摇摆,肌肉震颤,表现兴奋不安。1~2h后病 ● 草食动物 畜即表现出典型的瘫痪症状。患 牛初瘫痪时,呈现短暂的兴奋不 安,对刺激敏感,不让触摸,采食 排尿及排粪停止。站立不稳,摔倒 不起,有的呈犬坐势,随病程的延 长,病牛的知觉与意识逐渐消失。 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耳、蹄 末梢温度下降,体温下降至36℃ 以下。身体侧卧,颈部弯曲,头置 胸前。呼吸缓慢而深,心跳次数增 加,每分钟90次以上。有的咽喉 麻痹,可能发生瘤胃臌胀。病畜死 前处于昏迷状态,死亡时毫无动 白 静,少数在死亡前有痉挛性挣扎。 玉 2.2.2非典型症状一般发生在 明 产前或分娩后较久,病牛精神极 度沉郁,但不昏睡,食欲废绝,各 种反应减弱,病牛站立不稳,行动 困难,瘫卧在地,特征是头颈姿势 梨 不自然,由头部至鬓甲呈s状弯 树 曲,体温一般正常或不低于 --L c^) 37 ̄C,通常此症状占多数。 cn 0 2.3诊断本病的诊断根据 , 发病牛的胎次、分娩前后的时间、 病牛的体温、心跳变化、卧地姿 势、精神状态、知觉减退、运动障 碍等临床症状极易确诊;还可根 据实验室检查,测定血钙值进行 20_I∞..1 0∞ 诊断。 2.4 治疗 目前本病在传统的补钙、补糖等药物治疗的基 础上应用了中西医结合疗法,采用西医的强心、补糖、补钙, 结合中医的补气壮阳、回阳救逆等治法,治疗奶牛产后瘫痪 效果较好。 2.5预防 2.5.1预防原则本病采用产前低钙和产后高钙饲养对预 防本病的发生可收良好效果,产前低钙有利于机体钙释放, 产后高钙缓解低血钙状况。成年奶牛正常血钙浓度为 9~10mg/dL,当血钙浓度低于7.5m舄/dL时,奶牛处于亚临床低 血钙状态。故采用产前低钙和产后高钙饲养对预防本病的发 生有较好效果。 2.5.2预防措施 (1)分群饲养,对干奶牛应分两阶段饲养管理,即干奶 前期和干奶后期的奶牛要分房进行饲养并配制专用的混合 精料,其钙含量低于干奶前期饲料。 (2)奶牛产后及补钙可以给奶牛饮加麸皮和红糖的水, 有利于产后恢复。 (3)减少蛋白料和精料的饲喂,多添加优质干草。 (4)必须加强对病牛的护理,除多给易消化富含矿物质 和维生素的饲料外,还要让病牛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 2013年第12期 2 _草食动物 马颜面神经麻痹又称之为“歪 部常有大量饲料积留,饮水时将口角插入水面下,缺乏吸水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颜面神经麻痹 —1_吉林省梅河口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魏 平了王慧斌了才巨娟了刘庆才 梅河口市畜牧业管理局, 驴,也见于牛。是马属动物常见的 一嘴风”,多见于体质瘦弱的马、骡、 能力。眼睛不能闭着而流泪,或流粘性眼眵。 2.2中枢性颜面神经麻痹多为两侧性麻痹,两侧耳及眼 种疾病。因马颜面神经受外感风 睑下垂,眼半闭半睁,或完全麻痹,眼目斜视,双侧鼻翼塌陷, 鼻孔狭窄,唇肌松弛下垂呈鸭嘴状,呼吸、采食、饮水均发生 困难,由于唇麻痹,患马将嘴伸人饲料中用齿采食,伸入水中 唇采食,咀嚼音低,两侧颊腔有大量食块蓄积,咽下困难等。 3诊断 寒刺激而发生麻痹,导致面部肌肉 病,发病急,多以一侧性面部肌肉 突发瘫痪的末梢颜面神经麻痹多 功能丧失,不分年龄、季节均可发 0o=0_3 9/J_ls∽N..1 0 .I●①0 .20Il∞._I .0 0 用舌舀水,严重影响采食和饮水,逐渐消瘦,如流涎,不能用 见。多年实践证明,应用中西医结 合治疗马颜面神经麻痹效果好。 1发病原因 脉象口色无大变化口眼歪斜,单耳下垂,为本病之主症。 此症应与脾虚湿邪鉴别,脾虚湿邪常为急症,具有行如酒醉、 站立如痴、偏头直项、双凫迟细等症状,而此症则为慢性之 症,仅有局部症状。 4治疗 马颜面神经麻痹可分为末梢 神经麻痹和中枢性神经麻痹两种。 (1)末梢性神经麻痹多由神经经 络受到笼头压迫、外力打击、滚倒、 4.1治疗原则 除去致病因素,恢复神经传导机能,恢复肌 腱固有作用,预防肌肉萎缩。 (1)西药治疗:0.1%盐酸士的宁10~15mL,先将病侧的抱腮 穴、伏兔穴、分水穴、承浆穴剪毛消毒,每穴注射3-5mL,连注 2~3d。 摔跌、冲撞于硬物,头部受挫伤、创 伤及风寒侵袭等引起。 (2)中A,A神经麻痹,是因脑炎、 脑的外伤、脑肿瘤、脑出血、脓肿或 血栓等及某些传染病(如胸疫、腺 疫、结核、犬瘟热或流行性感冒等) 和中毒性疾病所致。咽炎、耳下腺 (2)电针疗法:盐酸士的宁用完后,选用针刺开关、锁口、上 关、下关等穴,或在上颊支或下颊支神经的经路上针刺皮下。 还可用分水、抱腮等穴作为配穴。1次,d,通电20—30min,连 续应用7~10d,疗效较好。 (3)中药疗法:内服加味牵正散:白附子35g、僵蚕3og、全蝎 35g、天麻20g、当归25g、川芎25g、白术25g、党参20g、防风 25g共为末,黄酒250mL为引,开水冲,候温灌服。 方解:白附子辛散上行祛风化痰解痉,能逐头面之风为 君药。 僵蚕能驱络中之风可上行头面,为臣药。 等炎症的浸润也可发生。 2临床症状 梅 河 口 --马的末梢性颜面神经麻痹和 中枢性神经麻痹各有不同。 2.1末梢神经麻痹临床上一侧 性口眼歪斜较为多见。患畜精神倦 集,病侧耳歪斜下垂,上眼睑下垂, 唇肌、鼻肌及颊肌发生侧麻痹,眼 斜嘴歪,触诊眼睑反射消失。患侧 鼻孔狭窄,呼吸困难,上唇歪向健 侧,下唇一侧性下垂,有的口内流 L c^) cJ1 0 0 全蝎为祛风止痉解毒消肿,为佐药。 方中用当归、川芎、白术、党参活血益气;全蝎、僵蚕、天 麻、防风、祛风活络。白附子除头面之游风;再加黄酒有温中 散寒之功。 涎,由于口唇歪斜麻痹,舌尖露出(患侧),采食及饮水均困 难,马用牙齿摄取饲料,咀嚼不灵活,多用门齿采食,病侧颊 作者简介:魏平(1974, ̄),吉林省梅河口市人,本科,兽医师, 5护理与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及护理工作,采食困难时,可给软饲料或 青草,如颊与齿之间有饲料积留时,可用淡盐水或0.1%高锰 酸钾水冲洗口腔。不能采食时,必须人工用胃导管投服稀粥 或用营养剂灌肠。除去笼头的压迫,勿受寒湿。 主要从事畜牧兽医,畜禽疫病防控、诊治、畜禽检疫、监督,畜 牧业新技术推广等工作 ・・+“+-—+一一+ 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牛产犊后前几次挤奶量应该少,并随着泌乳天数的 增加,挤奶量慢慢加量,防治因大量钙随乳汁流失。 (8)保证牛舍的安静卫生,预防可能诱发产后瘫痪的应 激反应。 (9)注意观察牛群的动态,及早发现瘫痪的迹象,越早 治疗效果越好,痊愈越快。 因此,奶牛产后瘫痪虽然临床症状严重,会给广大奶牛 (6)产前2周对年老体弱及常发病的奶牛用糖钙疗法 并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注射液。 (7)产前饲喂低钙低钾高磷的饲料,限制日钙量在 100mg内。产后立即恢复高钙饲料,保证钙代谢平衡。 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但只要预防得力,治疗及时、得 当,奶牛产后瘫痪还是会避免的。 2013年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