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要点】 1.碳的单质
(1)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主要是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碳单质在性质上的差异使得它们具有不同的用途。 (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比较及用途。 名称 外观 金刚石 石墨 C60 C60分子形似足球 几乎不导电 质脆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深灰色不透明的细鳞片固体,有璀璨夺目的光泽 状固体,有金属光泽 良好 质软 ( 最软的矿物之一) 导电性 几平不导电 硬度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用途 用途制钻头、刻刀、装饰品制电极、铅笔芯、润滑等 剂等 应用于材料、医学和超导等领域 (3) 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这些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结构与石墨类似。由于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具有吸附能力。可以利用木炭的这个性质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也可以用它来吸附有异味的物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还要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制糖工业中也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4) 碳的化学性质。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碳能够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①碳跟氧气反应 (可燃性) 。
高温下碳在氧气 (或空气) 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并放出大量的热。 C 十O2 CO2 如果燃烧不充分,则生成CO,同时也放出热。2C 十O2 2CO ②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还原性) 。
C+2CuO 2Cu +CO2↑ 3C+ 2Fe2O 3 4Fe +3CO2↑ C 十C O2 2CO 2.二氧化碳 (1) 物理性质。
高温高温高温点燃点燃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加压、降温时可变成液态、固态,固态二氧化碳称 “干冰”。 (2) 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CO2 + H2O== H2CO3
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Ca(OH)2 +CO2 = ==CaCO3 ↓ + H2O (3) 用途。
二氧化碳用来灭火,工业上用来制纯碱、尿素、碳酸饮料,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剂。 3.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 (1) 可燃性。 2CO 十O2 2CO2
(2) 还原性(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CO+2CuO Cu +CO2 3CO+ Fe2O 3 2Fe +3CO2 (3) 有毒性。
一氧化碳很容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4.碳与碳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高温高温点燃
化学方程式为 ①2C 十O2 2CO ③2CO 十O2 2CO2
点燃点燃
②C 十O2 CO2
高温点燃④C 十C O2 2CO
⑤CO2 +Ca(OH)2 =CaCO3↓ + H2O ⑦H2CO3 = CO2+H2O
⑥CaCO3+2HCl = CaCl2+H2O +CO2↑ ⑧CO2+H2O= H2CO3
5.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相互转化
(1)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 ,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 (2) 石灰石高温煅烧可得生石灰,生石灰吸收水并与水反应可得Ca(OH)2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熟石灰吸收CO2 可得CaCO3 。 化学方程式为
①CaCO3CaO+CO2↑ ②CaO+H2O = Ca(OH)2
③CO2 +Ca(OH)2 =CaCO3↓ + H2O 【试题精析】
1. (2018年广州)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CO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 B .CO2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C. N2 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 D. CH4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分析:含碳燃料在氧气不足时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 有毒,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A 项正确。CO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为气体肥料,B 项正确。N2 化学性质稳定,充人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C 项正确。CH4 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燃烧生成CO2和H2O,不是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D 项错误。 答案:D
2. (2015 年广州) 如图,将充满CO2 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 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璃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高温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 ①② B .①④ C . ②③ D.③⑤
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试管内气压减小,外界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人试管内,试管内液面上升,①正确;二氧化碳还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②正确。选项A正确。 答案:A
3. (2013年广州) 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O 和CO,都可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B. CO2 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 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 中毒
D. 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分析: A 项只有CO 可将氧化铜还原为铜,CO+CuO Cu +CO2,A 项错误。B 项CO2 的大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煤燃烧排放的SO2、NO2 等污染物是导致酸雨的原因,B 项正确。C项中澄清石灰水不与CO 发生反应,C 项错误。D 项中铅笔芯是用不同比率的石墨粉末和黏土粉末混合而制成,铅笔字迹噎糊可能是用的型号的铅笔比较软,而且有物理作用的摩擦,让石墨分散,导致字迹模糊,与石墨的化学牲质无关,D 项错误。 - 答案: B [练习巩固】 -
9 -1. (2018 年广州) 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B. 都是黑色固体 C. 都能导电 D. 硬度都很大 9 -2 .(2012 年广州)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B.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
C. 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 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3 .(2011年广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 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B. CO 能溶于水生成酸
C .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 和CO D. CO可以在O2 中燃烧
9 -4 .(2010 年广州) 下列CO 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 C. 没有气味
B. 难溶于水 D.可以燃烧
9 -5. 下列有关木炭、一氧化碳、甲烷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时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B 燃烧时都有蓝色火焰\\ C.燃烧后都有CO2生成
D. 点燃前都要检验纯度
9 -6 .下列事实与液态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无关的是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能降低其周围的温度
B.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将燃烧物与空气隔绝 C.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9-7 .下列有关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2可用作气体燃料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 .“碳酸水” 的pH 小于7
D. 大气层中加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9 -8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 .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 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9 -9 .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 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谬 C .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 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9 -10.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 .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 .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D. 活性炭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
9 -11. 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构成: 都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 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 .用途: 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9 -12.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 (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 CO” 的反应中碳发生还原反应 B. “CO → CO2 ” 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CO2 → CaCO3” 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 “CO2 ⇌ H2CO3,” 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9 -13.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 CO2 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 B. 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低碳” 是指较低的CO2 排放 D. 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 9 -14.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C60是碳的化合物 9 -15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人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9-1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清明上河图》 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 CO 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 CO可用于冶炼金属、作气体燃料,CO2 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9 -17 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 气体。下列有关CO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可用于冶炼金属 C. 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 中毒 9 -18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2C 十O2 2CO C 十O2 CO2 2CO 十O2 2CO2 A. 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 .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 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 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 反应来实现
9 -19 下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 为H2CO3,Y 为C6H12O6。卞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点燃点燃点燃
甲 乙
A. 图甲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 图乙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9 -20 .如图所示装置,持续通人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厍生成;,无水CuSO4 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 不可能是
A. 氢气和水蒸气 C.一氧化碳和氢气
B.氢气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9 -21. 下图是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B. 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 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O+ CO Fe + CO2 D.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9 -22. 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 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9 -23.(2014 年广州) 一氧化碳可以从其他物质中夺氧,是常用的工业还原剂。
(1) 1个CO 分子变成1个CO2 分子需要得到 个O原子。 (2)1个O2 分子与 个CO 分子完全反应生成CO2。
(3) 四氧化三锰的化学式为 ,1个四氧化三锰分子与 个CO 分子完全反 应生成Mn和CO2 ,高温下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24. 由C、CuO、Fe 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如图所示高温加热。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停止加热,密封冷却至室温,然后往试管中加人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且红色物质明显增加。请根据这些信息,推断红色物质产生和增加的可能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9 -25. CO2 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
(1)CO2能与碱反应,写出它与Ba(OH)2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CO2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可用 CO2 生产小苏打: 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人氨气(NH3) 和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提示: 方程式配平后,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 9 -26.用下图所示的玻璃管进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1) 当A 处的黑色固体变红时,可观察到B 处的现象是 。 (2) 查阅资料发现: 反应生成的红色固体除了铜以外还可能含有氧化亚铜(Cu2O),氧 化亚铜可以与硫酸发生如下反应Cu2O + H2SO4 ===Cu + CuSO4 + X,该反应中X 的化 学式为 。
9 -27. 为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B 中,薄铜片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趁热将图B 所示的薄铜片插人图A 所示的装置中 (如图C 所示) ,观察薄铜片的 颜色变化,现象是 ;振荡集气 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 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9 -28. 采用适当的试剂,从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 中获得高纯度CaCO3 的流程
如下:
(1)气体B的化学式为 ,产生B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 (2) 杂质C 的成分可能有 。 (3) 试剂①为 ;试剂②为 。
(4) 写出 Ca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 -29. 海边盛产贝壳,其主要成分为CaCO3。以贝壳和纯碱为原料,生产烧碱的简要工艺流程如图:
(1) A 的化学式是 。
(2)写出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在工业上,熟石灰可用于生产烧碱。在农业上,熟石灰的一种用途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