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九点一刻躺在床上,手机落在水利局的办公室里,无聊间拿起枕头边偶尔翻看
的《窗边的小豆豆》,随便打开一页,讲得是豆豆所在的巴学园五十多名同学一起去温泉旅行的场景,这是我所期待却不敢做的事情,一方面他们的温泉旅行是免费的,另一方面孩子们的安全等问题是我最忧虑的,但小林校长做到了:第一,在去温泉旅行的途中火车上,孩子们的纪律是安静的;第二,在乘船的旅途中,同学之间是互相帮助的,那个“哎--呦--哟”的小男孩帮助大家缓解了晕船所带来的身体不适;第三,在泡温泉的过程中,好像是发生在海边,小林校长不是提醒孩子们要注意安全,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感知,有凉水的地方水深,不能去,所以大家主动都集中到水深适中的地方,自己保证自己的安全。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如何做到,需要深度真本书,也许能寻找到答案。
往后翻是排练场,小豆豆已改往日的俏皮形象,和牧羊犬洛基认真走起来,熟悉他们的人一眼就知道小豆豆这是要去排练场观看爸爸的演出。这就涉及到家庭教育的问题。西方人一直就比较注重音乐的熏陶,小豆豆的爸爸是首席小提琴家,所在的乐团也是日本第一个西方交响乐团,接触到了欧洲著名的指挥家罗切斯特先生,这是很多家庭所不能比及的。我除了羡慕之外,对于我的学生和即将出生的宝宝,我将与他们分享我所听到的美妙音乐,我们可以更多地去聆听,去感受。
最后,看到韵律学,这是小林先生跟欧洲的达克沃兹先生学习的,小林先生也是日本第一位将韵律学应用于小学教育的人。他们有韵律操等等,看到一半,丝丝睡意让我感觉到倦意,因此我放下书,关灯休息,但脑海里仍浮现“韵律学”三个字。
想想巴学园的教育,从这三个故事当中我感受到了三点:生活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乐于让大家接受;音乐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感悟杂谈(4
月11日)
最近做公务员行测试题的言语表达与理解部分,有一题让我感觉特别深刻:根
基牢固,则会繁枝叶茂;根基薄弱,则枝衰叶弱。山不用解释,依然拥有耸入云端的高度;海不用解释,依然拥有海纳百川的深度;地不用解释,依然拥有孕育万物的厚度………人生在世,很多事情当你解释时,却发现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我记忆中大概题意是这样,它教育我们要低调做人。这段话让我深深自省:这不正是我以后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方向吗?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张扬,踏踏实实地做事。这是我目前为止最欠缺的,我好像不愿意低调,总喜欢张扬自己,显摆自己,当别人夸奖自己时这种行为尤其明显。我很喜欢这种坐下来静静地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的平静感觉,一种恬淡的感觉--舒适、惬意。昨晚把韵律学剩下的部分看完,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意思是以文字和知识为主的现代教育让孩子用心感受自然,倾听神灵的心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这句话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现代教育给孩子们呈现了越来越多的知识性或程序性的人类经验,让他们去学习,他们的内心本能会渐渐厌烦抗拒,可能导致出现大量的厌学学生;而用心感受自然,从做中学的生活体验式教育,可能让孩子们更乐学,好学。昨晚,阅读了小豆豆的四章故事,分别是一生的心愿、不能跳、只是闹着玩以及然后呢……一生的心愿竟然是小豆豆这么小的年纪说出来的话,她说:我只要小鸡这一样礼物,这是我一生的心愿。这里给我两点启发:一是爸爸妈妈已经提前告诉小豆豆那些小鸡很快就会死掉,你会伤心的,可小豆豆根本听不进去,最后结果正如爸爸妈妈所说;所以大人的话孩子未必能听进去,他们只有亲自实践,见证结果,才会相信大人的经验是对的。说教没用,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尽可
能让他自己去寻找结果,这样体验更深,收获更多。二是小豆豆这么小的年纪,第一次体验到了永远别离的伤痛;这对孩子是利大还是弊大,有待研究,别离之后的处理尤为重要,尽量不要给孩子留下心灵的创伤。“只是闹着玩”这一章讲了小豆豆和牧羊犬洛基的闹着玩的故事,小洛基由于年龄小并且只是一条小狗,他后来模糊了闹着玩和动真格的界限,以至于咬坏了小豆豆的一只耳朵,可小豆豆怕失去这个珍贵的朋友,却极力忍痛,可见小豆豆害怕离别,珍视朋友,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不是那次小鸡事件流下的阴影呢?“不能跳”的故事凸显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好动性,孩子们的精力总是那么旺盛,小豆豆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了难得一见的小沙丘,兴奋之余,一跃而上,结果发现不对,里面是抹墙和好的的石灰,小豆豆根本难以脱身,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得以解脱,与这次经历无独有偶,上次小豆豆在学校看到地面铺着一张报纸,好奇好动的她退一步一跃而上,结果掉进了她掉钱包的掏粪池;类似的经历按说应该吸取教训,可当妈妈告诉小豆豆,以后不能再跳时,小豆豆的一句话,让妈妈彻底失望,她说她以后再也不跳小沙丘和报纸了。这样的潜台词我们都明白了,可见孩子们的好奇心是多重啊!我们做家长的是应该训斥孩子,让孩子保证不再跳呢,还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在保证他安全的情况下,加以引导,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自己总结经验呢?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是哪一类家长,但我希望我是后者,因为好奇心是孩子求知的动力,创新的源泉。“然后呢……”这则故事看似非常搞笑,讲了吃饭时的一个小活动---每人站在中间说话,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其实它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一位优秀的老师如何引导和挖掘孩子内在的潜能,这是需要技术和耐心的,小林校长做到了:一个不善言辞,不会表达的孩子,在他的引导下一点点地说出来,开始的过程总是很慢。那个孩子说完早上起床后,总问“然后呢……”,刷完牙又问“然后呢……”那个“然后呢……”的男孩应该会感谢小林校长吧!用爱去鼓励孩子,
只要他进步了就可以,不要拿他和别人比,只看到他比昨天进步的地方,加以肯定和鼓励,可能他的好习惯就在一点点的形成,努力坚持试一试。
我原来从网上看到一岁以内的宝宝书,前几个月最好买一些有声书籍,我在网上发现了两种有声书籍,一种是让宝宝认识各种水果,交通工具或动物之类,这是单个的,没有语境和音乐的,应该只是有各种声音和物品名称的发音,我感觉宝宝可能听时间长了会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另一种是结合音乐讲故事的有声书,我猜应该是用不同乐器来传递不同的声音,中间用故事传插,这种音乐教育是在一定故事情境中进行的,我感觉对宝宝吸引力可能更大一些。如果买我想买后者。 今天就写到这,比较零散,缺乏逻辑,但是自己内心感受的记录,真切! 一件小事引发的思考(4
月13日)
今天早上,想做贤妻的我,画蛇添足,办了一件让自己感觉内疚的事。早上起来,让老公换上了我为他洗得洁白如新的运动衣和运动裤,内心有种自豪感,觉得能为老公做点什么,甚是知足。当我们吃过早饭,老公背起PC,另一只手挽起他换下的脏裤子就往外走,我见状,拿过裤子说:“这样多不好,找个袋子装起来。”这时他并不反对,娘也表示赞同并跟着一起找袋子,我把老公裤子上的腰带抽下来放到床上,把裤子叠起来,这时老公手里正好有一袋子,我就顺手放进去了。让抽下来的腰带一直寂寞地躺在了床上,忽略了它的存在。送老公上班走后大概二三十分钟,老公打电话来,质问我是否把腰带抽出来忘在了家里,我走到床边一看,果然安静地躺在那里,它还一副委屈的表情,好像在告诉我:今天我应该和主人在青州的,是你,把我落在了这里。我一边小心翼翼地把腰带折叠好,一边询问老公是否愿意回来拿,电话那边的老公听起来很生气,反复 说拆腰带这么简单的事我会做,你非多此一举,现在我怎么办,你真是的,办任何事都不思考一下。(感谢老公没有翻旧账,但情绪中好像夹
杂着对类似事件发生后的抱怨)。顿时,我感觉一种委屈和自责涌上心头,委屈我做了好事却被人责备,自责做事的初衷是好的,结果却适得其反。挂了电话,坐在院子里看爷娘干活,爷因拆旧房屋,左眼白色部分布满了血丝,看着我直心疼,想帮忙做点什么,可有力不从心,因为那个石灰砌的砖很硬,我弄不动。只好坐在凳子上,看他们二老忙活儿,脑子里却一直想着腰带的事情,总觉得特别内疚,感觉自己好 笨,内心特别不舒服,因为内疚是指向内的一把剑,伤得是自己,出于自我保护,内心里我的另一种子人格说:其实这也不是一件大事,不用过于自责,他可以到街上买一条就可以,或用个绳子先代替一下,这都是方法,为什么他还要责备你,如果他能反思,说没关系,我去买一条就可以了,这该多好啊!这也是他的进步啊!这个子人格一出来,我就有想回击他今天早上的怒火的想法。我想他再打电话我会冷淡一些,减少通话次数,不冷不热,让他意识到自己乱发脾气的不对。但说实话,我又不舍得。于是,给老公发了一条短信:到了给回个电话吧!不一会儿,他给我打过来了,简单描述了他的感受,我只记得一句话:说这件事让他感觉像吃(吃还是踩忘记了)了狗屎一样,不舒服!责怪我,不是。不责怪又生气。我听了他的描述,感觉也不舒服,这家伙还在怨我,只说了一句:“到了,给我回个电话,”就挂了。
嘻嘻,娘开玩笑说我们两个是闲的,让你们忙起来就好了。这句话也有一定道理,但我在蹲厕所时反思:其实我们两个是在讨论,沟通,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如果我们的沟通内容是递进的,是有反思的,那么这个讨论将会减少这种互相责备模式的发生,从而增进夫妻了解,增强感情,为我们以后的婚姻坦途铺平道路。这是我的感受,仅代表个人意见。在跟二老聊天时,我开了一句玩笑,娘听后,教导我:当着谁的面,就要奉承谁。无论他做的怎么样,都说好的一面。其实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教导我应多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对人应更多的是鼓励和支持,而不是责备与抱怨,
这一点在与爷的交流中也能体现。但一直直愣愣并不会拐弯的我,做到这一点好像有点难。我到现在都认为应该实事求是,但是娘点醒了我,在与人交往时,我们可以只说 我们看到的事物的积极的一面啊,这是赞扬但又不失真,一石二鸟。向爷学习一点,该说时从积极面切入,不该说时三缄其口。向娘学习她的率真,勤劳,这是我这段时间最缺乏的。
希望老公能看看我的这篇反思,也能有所深思,这样我们会积极向上,互相体谅,包容,以后更加默契,因为默契的前提是不断相处与磨合,而不是距离产生美。 昨天做公务员考题,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送给自我自勉: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定有优点也有缺点。既然如此,就得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接纳别人的优点,也接纳别人的缺点。在接纳与欣赏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自由,以更宽阔的心胸,包容身边的每一个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