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技巧

来源:伴沃教育


一、理解运算顺序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①从高级到低级: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涉及多种运算,确定合理的运算顺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例1.计算:3+50÷22×(

15)-1

②从内向外: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例2.计算:

1210.52313

③从左向右: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或应用分配律、结合律);

例3:计算:

377781481283

二、应用四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乘除混合运算统一化乘,统一进行约分;加减混合运算按正负数分类,分别

统一计算,或把带分数的整数、分数部分拆开,分别统一计算。

2、简明性原则:计算时尽量使步骤简明,能够一步计算出来的就同时算出来;运算中尽量运用简便方法,如五个运算律的运用。

3、口算原则:在每一步的计算中,都尽量运用口算,口算是提高运算率的重要方法之一,习惯于口算,有助于培养反应能力和自信心。

4、分段同时性原则: 对一个算式,一般可以将它分成若干小段,同时分别进行运算。如何分段呢?主要有:

(1)运算符号分段法。有理数的基本运算有五种:加、减、乘、除和乘方,其中加减为第一级运算,乘除为第二级运算,乘方为第三级运算。在运算中,低级运算把高级运算分成若干段。 一般以加号、减号把整个算式分成若干段,然后把每一段中的乘方、乘除的结果先计算出来,最后再算出这几个加数的和.

(2)括号分段法,有括号的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在实施时可同时分别对括号内外的算式进行运算。

(3)绝对值符号分段法。绝对值符号除了本身的作用外,还具有括号的作用,从运算顺序的角度来说,先计算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因此绝对值符号也可以把算式分成几段,同时进行计算.

(4)分数线分段法,分数线可以把算式分成分子和分母两部分并同时分别运算。

例4.计算:-0.252÷(-

1

)4-(-1)101+(-2)2×(-3)2 2

三、掌握运算技巧

(1)、归类组合:将不同类数(如分母相同或易于通分的数)分别组合;将同类数(如正数或负数)归类计算。

(2)、凑整:将相加可得整数的数凑整,将相加得零的数(如互为相反数)相消。

(3)、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数和的形式,或分解为它的因数相乘的形式。

(4)、约简:将互为倒数的数或有倍数关系的数约简。

(5)、倒序相加:利用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简化计算。

(6)、正逆用运算律:正难则反, 逆用运算定律以简化计算。

乘法分配律a(b+c)=ab+ac在运算中可简化计算.而反过来,ab+ac=a(b+c)同样成立,有时逆用也可使运算简便.

(7)绝对值和偶次幂的非负性。

111111a5b30324345 如,,求a-b的值;又如,计算:

2例5.计算:

1612311

2(1) -32 ÷(-8×4)+2.5+( + - - )×24

2523412

311313314

(2)(- )×(- )- ×(- )+ ×(- )

215215215

四、理解转化的思想方法

有理数运算的实质是确定符号和绝对值的问题。

因此在运算时应把握“遇减化加.遇除变乘,乘方化乘”,这样可避免因记忆量太大带来的一些混乱,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抓住数学内在的本质问题。

把所学的有理数运算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个转化:

一是通过绝对值将加法、乘法在先确定符号的前提下,转化为小学里学的算术数的加法、乘法;

二是通过相反数和倒数分别将减法、除法转化为加法、乘法;

三是将乘方运算转化为积的形式.

若掌握了有理数的符号法则和转化手段,有理数的运算就能准确、快速地解决了.

例6.计算:

(1)(-6)-(+5)+(-9)+(-4)-(-9)

11

(2)(-2 )÷1 ×(-4)

24

(3)22+(2-5)×

1

×[1-(-5)2] 3

五、会用三个概念的性质

如果a.b互为相反数,那么a+b=O,a= -b;

如果c,d互为倒数,那么cd=l,c=1/d;

如果|x|=a(a>0),那么x=a或-a.

例7. 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x2-(a+b+cd)x+(a+b)2016+(-cd)2017的值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习题

一.选择题

1. 计算

(25)3( ) 2. A.1000 B.-1000 C.30 D.-30

3. 计算

232(232)( ) 4. A.0 B.-54 C.-72 D.-18

15. 计算5(5)(15)5

6. A.1 B.25 C.-5 D.35

的绝对值等于2,试求

7. 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4232(2)(2)8. A.

342(2)2(2)B.

4322(2)(2)9. C. 234(2)(3)2D.

10.

24(2)2的结果是( )

11. A.4 B.-4 C.2 D.-2

12.

b1a1b30如果,那么a的值是( )

213. A.-2 B.-3 C.-4 D.4

三.计算题

2(3)2 2. 1.

12411()()()3523 2. 23.

11(1.5)42.75(5)42

4. 8(5)63

145()32 6. 5.

25()()(4.9)0.666. 5

23(10)25()(5)3()25 8. 5

14.

9. 5(6)(4)2(8) 11.(1650325)(2) 13.(1122

2)22(332) 315.

2[32(23)22] 18. 18.

19.

10. 214(67)(122)

12.

(6)8(2)3(4)25

14.

11997(10.5)13 16. (34)2(231)0 14(10.5)13[2(3)2]

419. (81)(2.25)(9)16

17.

152[4(10.2)(2)]5

20.

666(5)(3)(7)(3)12(3)777

21.

22.

(5)(4)20.25(5)(4)38

(3)2(11222)39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