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伴沃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5-2016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题

2015-2016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题

来源:伴沃教育
2015-2016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资源 B.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制取更多物质,丰富物质世界 C.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化学对此无能为力 D.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2. 下列有关表达不正确的是:

A.符号为188O的原子常用于文物年代的测定 B.原子结构示意图

既可以表示C,也可以表示C

322-12

14

C.具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和18个电子的微粒是16S D.“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NaClO的电子式为

3.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L的H2 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H2O2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2MnO4+3H2O2+6H═2Mn+6H2O+4O2↑

--

﹣+2+

B.向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 NO3+8H+6I═3I2+2NO↑+4H2O C.少量SO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CO3+SO2═CO2+SO3

D.0.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1第

﹣1

﹣1

2﹣

2﹣

﹣+﹣

NH4+Al+2SO4+2Ba+4OH═2BaSO4↓+Al(OH)3↓+NH3•H2O

5.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6.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2CO2(g)+S(l) ΔH<0,

+3+2﹣2+﹣

A.已知Ra是第七周期、IIA族的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VA族的元素,故AsH3 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比反应更剧烈

D.已知Cl与Al处于同一周期,且Cl的核电荷数比Al的核电荷数大,故Cl的原子半径比Al的原子半径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c(OH)=1:10的溶液中K、Ba、ClO、CO3一定能大量存在 B.室温下,水电离出来的c(H)=10

+

-13

+

--2

+

2+

-2-

mol/L的溶液中K、Cl、NO3、I一定能大量存在

2-

+---

C.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H2CO3 ②Na2CO3 ③NaHCO3 ④(NH4)2CO3中c(CO3)的大小关系为②>④>③>①

D.往0.1mol/LCH3COOH溶液中通入少量HCl,醋酸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且溶液中c(CH3COOH)/c(H)·c(CH3COO) 增大

8.298K下,将蔗糖溶解在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G=△H﹣T△S和△S的变化情况是: A. △G>0,△S<0 B. △G<0,△S>0 C. △G>0,△S>0 D. △G<0,△S<0 +

-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融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一定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增大反应物的量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增大压强,肯定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第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水泥、水晶都是硅酸盐制品

B.将秸秆焚烧可得富含钾肥的草木灰,焚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秸秆处理办法 C.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液化,涉及的都是物理变化

D.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对人体有益 1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 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

B.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C.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13.常温下已知两种一元弱酸HX和HY,如果向NaX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生成HX和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HY和Na2CO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由强至弱:HX>HY>H2CO3 B.结合H的能力:Y>CO3>X>HCO3 C.溶液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D.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的离子浓度:c(Na)>c(HCO3)>c(X)>c(OH)>c(H) 14.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T形成化学式为Z2T的离子化合物。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Z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R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T

D.由X、Y、Z、T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15.如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第

+

+

+

2﹣

A.电流由O2所在的铂电极流出

B.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H3CH2OH+3H2O﹣12e═2CO2↑+12H C.O2所在的铂电极处发生还原反应

﹣+

D.微处理器通过检测电流大小而计算出被测气体中酒精的含量

16.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

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8 min时表示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B.前20 min A的反应速率为0.05 mol/(L·min)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30 min时表示增大压强 D.40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7.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可确定为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⑧反应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状态.

4第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8.在下列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 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生成的是 A. 2NaBr + Cl2 === 2NaCl + Br2 B. 2Na +H2O ==2NaOH +H2

C. 2Na2O2 +2H2O === 2NaOH +O2 D. Na + Cl2 ===2NaCl

1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燃烧热△H=﹣890.3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 B. 一定条件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 C. 在101 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 kJ•mol D.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则相同温度下H2SO4和Ca(OH)2反应的热效应2△H 20.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氢气为一级能源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单质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

三.填空题:(50分,本题包括4小题)

21.(一)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5 mol/L的四种溶液: ①Na2CO3、②NaHCO3、③HCl、④NH3·H2O

(1)上述溶液中,可发生水解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上述溶液中,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又能和硫酸反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向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此时c(NH4)/c(OH)的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将③和④的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________④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5)取10 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500 mL,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

-﹣1﹣1﹣1﹣1页 5第

(二)⑴锌电池有望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式是:2Zn+O2=2ZnO。则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⑵瑞典ASES公司设计的曾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如右图所示,

该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的总反应为 。

22.A、B、C、D、E、F均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D和F同主族;E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与D形成化合物BD2的结构式为 ,B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 。

(2)A、C、D三元素能形成一种强酸甲,写出单质B与甲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FD2气体通入BaCl2和甲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CD,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均由A、D、E、F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写出它们在溶液中相互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B、D、E组成的盐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3.已知锌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某学生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所用稀盐酸浓度有1.00 mol·L、2.00 mol·L两种浓度,每次实验稀盐酸的用量为25.00 mL,锌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用量为6.50 g。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

(1)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填写表格中空白项),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编号 ① ② -1-1

T/K 298 298 锌规格 粗颗粒 盐酸浓度/mol·L 实验目的 2.00 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盐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1③ ④ 308 298 (Ⅲ)实验①和 探究锌规格(粗、(2)实验①记录如下(换算成标况):

时间(s) 氢气体积 页

10 20 30 40 50 420 6第

60 70 80 90 100 16.8 39.2 67.2 224 492.8 520.8 543.2 554.4 560 (mL) ①计算在30s~40s范围内盐酸的平均反应速率ν(HCl)=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 ②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即0s~10 s、10s~20 s、20s~30s、30s~40s„)为 ,可能原因是 . (3)另一学生也做同样的实验,由于反应太快,测量氢气的体积时不好控制,他就事先在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

A.氨水 B.CuCl2溶液 C.NaCl溶液 D.KNO3溶液 你认为他上述做法中可行的是 (填相应字母);

(4)另有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5)在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中,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比较Fe和Cu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分别设计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下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

3+2+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24.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CO和H2)合成二甲醚(CH3OCH3)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其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 (g)△H=﹣90.8kJ•mol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 (1)总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上述总反应达到平衡时,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填

7第

﹣1﹣1

﹣1

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3)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表格: 物质 c/mol•L ﹣1CH3OH 0.44 CH3OCH3 0.60 H2O 0.60 此时,v(正) v(逆)(填“>”、“<”或“=”);达到平衡后,CH3OCH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页 8第

高一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

一、 二、

选择题:1-5:CADDD 6-10:BCBBD 选择题:11-15:DABCB 16-20:BCCCD

三、填空题:

21.(15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一)(1)①② (1分) (2)c(Na)>c(HCO3)>c(OH)>c(H)>c(CO3)

(3)增大 (1分) (4)小于(1分) c(NH4)=c(Cl)>c(H)=c(OH) (5)1×10

--

-12

2-

mol/L

(二)(1)锌(1分) 5.6L(1分) (2)2NH3+6OH-6e== N2 + 6H2O , 4NH3+3O2=2N2+6H2O 22.(10分,除标记外,每空2分) (1)O=C=O(1分);原子晶体、分子晶体; (2)C + 4HNO3(浓) △ CO2↑+ 4NO2↑+2H2O;

3SO2 + 2NO3− + 3Ba2+ + 2H2O == 3BaSO4↓+ 2NO + 4H+;

---

(3)H+ + HSO3− == SO2↑+ H2O;CO32+ H2OHCO3+OH (1分); 23.(17分,除标记外每空1分)

(1)②粗颗粒、1.00 ③粗颗粒、2.00 ④细颗粒、2.00 (Ⅱ)③ (Ⅲ)④; (2)①0.056 mol·L·s ②40s~50s ,从反应放热角度回答皆可(2分) (3)C (4)3X+Y

2Z;

-1

-1

(5)①反应产生气泡快慢或反应完成的先后或试管壁的冷热程度(答案合理皆可)(2分);,

控制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不同造成的干扰(2分), ②收集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2分)。 24.(8分,每空2分)

(1)3H2(g)+3CO(g)⇌CH3OCH3(g)+CO2(g)△H=﹣246.4kJ•mol (2)CE (3)> 0.80mol/L

页 9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gwoyixia.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