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原理 物理拼缝 小间距LED 自发光 整屏无拼缝 DLP拼接墙 光源投影 小于等于0.5mm 液晶拼接墙 背光源投射 目前最小为3.5mm 投影融合系统 超大尺寸液晶显示屏 光源投影 无拼缝、有融合带 背光源投射 单屏显示,无拼缝 亮度 P1.2到P2.0级别的小间距LED显示屏亮度基本在1000-1600流明之间 LED光源,一般中间≤500 cd/m2四角≤一般为一般在5000一般为500-2000cd/m2 250-300cd/m2500-2000cd/m2 流明以上 激光光源产品亮度较高 长期使用,单元间亮度与色彩衰减不一致,需专业人员重新调试 通常较低 主流为120°/80° 大致有三种1024×768,1400×1050,1920x1080 长期使用,单元间亮度与色彩衰减不一致,不可恢复 大致为92%左右(DID屏) 主流为178°/178° 主流为1080p最高可达4K 长期使用,单元间亮度与色彩衰减不一致,需专业人员重新调试 通常较低 均匀性与一致性 亮度、色度逐点可调,整屏均匀一致 单一屏幕显示,均匀性与一致性良好 色彩饱和度 一般大于等于97% 可视角(H/V) 主流为140°/140° 大致为92%左右(DID屏) 依屏幕而不同 主流为178°/178° 分辨率 最高可达4K 主流WXGA最主流为1080p最高可达高可达4K 4K 主流的LED光继承了液晶屏的节能源及新兴的激特点不过尺寸越大功光光源均比较耗越高 节能 传统灯泡:3000小时激平均6万小时 光:2万-5万小时 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是,灯泡需要定期更换,日常维护成本较高,而且,在大画面显示中,需要各类辅助性设备,从而提高整体应用成本 功耗 节能环保 主流的LED光源产品及新兴节能环保 的激光光源产品均较为节能 一般为6000-6万小时 使用寿命 平均10万小时 平均6万小时 使用成本 目前1.9mm的产品和DLP产品的售价差不多,考虑毛利率差异成本还高于DLP。65英寸P2.0以下产品成本大约在10至30万之间 成本远高于液晶拼接墙,不过,同等尺寸下略低于小间距LED产品,例如,65英寸产品成本大约在7至20万之间 价格经济,例如,65英寸成本低于万元 受限于生产线调整,超大尺寸生产规模有限,价格昂贵。目前110寸以上的产品价格在百万级以上 适用环境 亮度可调,对光环境门槛要求低,不仅可以用于室内,还可应用于半户外、户外等环境 LED光源产品仅能满足室内应用需求,新兴的激光光源产品有望突破半户外市场 主要用于室内大屏幕显示领域中低端市场,在高端市场也有少量应用 对光环境要求高,周围环境光线强度直接影响显示效果,局限于低亮度环境 亮度有限,主要应用于室内环境,虽然有高亮产品面市,但是成本较高 屏体体积相对较小,可与触摸、4K、裸眼3D等技术结合;具有应用灵活性 弧形变形能力,可定制,可更好地发挥创意设计 箱体体积较大,较难实现与触摸、4K、裸眼3D等技术的结合 体积小巧,安装方式灵活,具有动态画面拼接单元轻薄,显示优势,只可与触摸、4K、需通过投影机裸眼3D等技术身自身的旋转结合;能够实现就可以投射出异形拼接 形态各异的画面效果,在创意应用领域优势突出 尺寸多元化,在实际应用中,外形单一,虽然有异形拼接技术,但是大尺寸拼接技术难度大,而且不能实现完全无缝显示,可与触摸、4K、裸眼3D等技术结合 与DLP比较:小间距LED屏在拼缝、亮度、色彩饱和度、分辨率、应用灵活性等方面都较有优势;而DLP拼接墙则在画面细腻程度、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这两种技术将在高端室内市场形成直面竞争。
与液晶比较:小间距LED屏具有显著的无缝、寿命、灵活性优势;但液晶拼接在价格、画面细腻程度上也有优势。不过,受价格等因素影响,在现阶段,小间距LED屏将主攻高端市场,而液晶拼接则主要针对中低端市场,因此二者的竞争并不十分突出。
与投影融合比较:小间距LED屏在色彩饱和度、寿命、后期维护、对附属设备需求等方面具有优势,且对使用环境要求不高;而投影融合系统则具有亮度更高,及一定的价格优势,特别是在创意投影显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因此,双方不会形成互相替代,小间距LED屏或将在特定的应用范围内对工程投影机融合显示形成挑战。
与超大尺寸液晶单屏比较:在与超大尺寸液晶单屏对比中,所谓超大尺寸液晶显示产品,所覆盖尺寸范畴局限在70-110英寸,而小间距LED屏则可以从70寸覆盖到理论上无限大小的范畴,小间距LED产品尺寸范畴更广,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也更强。但是在液晶可以实现的显示尺寸内,液晶的画面细腻程度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多数产品价格更为低廉。二者的竞争具有显著的差异化,也具有一定矛
盾性,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而是面对不同需求的互补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