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低值易耗品报废[10篇]

来源:伴沃教育


低值易耗品报废[10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低值易耗品报废的资料10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

写份说明,注明原值、余值、报废原因,找相关人员签字后附在凭证后即可

一、生产用工具、仪表等低值易耗品,各班组要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台帐,详细登记低值易耗品种类、规格、单位、数量及领用日期和存放地点,主管股室也要建立辅助帐以便备查。二、管理用家具、器具等低值易耗品,由行政组按领用单位建立台帐,按类别统一编号,定期进行清查、核对,加强使用部门的责任,防止丢失或化为私有。三、财务审计室负责监督和检查低值易耗品的管理,督促各部门每年清理一次,做到卡、帐、物相符。四、职工调离工作,应将个人领用的生产工具、仪表、家具、劳保用品等,如数归还有关部

1

门或批准办理转帐手续,不得私自带走。五、在用低值易耗品需要报废时,由本部门提出申请,经生技、用电、计划、行政、财务部门鉴定,符合报废条件的方能报废。六、财务审计室应按规定做好低值易耗品的核算工作。 第2篇

江泉国际电器队低值易耗品报废申请

建筑公司:

江泉国际电器队自2006年建江泉城大酒店时所使用的电锤、电镐、手电钻、切割机、磨光机等机电工具和安全带、梯子等低值易耗品,至今已近7年之久,大部分工机具经长期使用,不断磨损、老化,生产效率、安全性、可靠性不断下降。有的机型已淘汰,性能低劣,主要零、部件无法补充而长期失修;有的经长期使用,主要结构和零部件已严重磨损,修理后其技术性能也不能达到生产工艺要求,无法修复或无修复改造价值;有的维修费用过高(一次大修超过原值50%以上),继续使用经济上不合算;有的已经超过规定使用年限,存在安全隐患,如继续使用则会危害人身安全。上述这些工机具确实不能再用,因此,拟对这些低值易耗品予以报废处理,办理设备报废。

2

申请公司设备管理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后予以报废 特此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电器队

二0一二年一二月一九日

附1:电器队有关技术人员和负责人鉴定签名 技术员: 保管员: 负责人

附表2:江泉国际拟报废低值易耗品明细(另页) 第3篇

低值易耗品及工程、客服用品的报废流程

低值易耗品提前或超期报废,都应及时办理如下手续: 一、应先由本用品的使用部门或保管部门填制“低值易耗品与工程、客服用品报废凭单”,凭单中应写明报废理由,凭单批

3

准后原件交资产管理部门,复印件交财务部及申请部门送资产管理部门(办公室)办理报废事宜。

二、资产管理部门对申请报废的低值易耗品或工程、客服用品要查看实物,并会同用品所在部门经理认真核实,在“低值易耗品与工程、客服用品报废凭单”中填写处理意见,交财务部审核同意,报总经理审批,经总经理批准后予以报废处理。对因主观原因导致低值易耗品提前报废的,经总经理批准,应由责任人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三、手续完备的“低值易耗品与工程、客服用品报废凭单”由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公司财务部各存一份,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相对应的原低值易耗品与工程、客服用品出库凭单应与“报废凭单”附在一起,作为申请部门低值易耗品与工程、客服用品减少的依据。

四、批准报废的低值易耗品与工程、客服用品,资产管理部门应对其实物进行估价,有残余价值的部分由使用部门重新填制入库单到仓库办理废料入库手续。无残余价值的部分交由客服部作为废品垃圾处理。

按修订流程重新编制的流程图

低值易耗品与工程、客服用品报废凭单(样单)

4

第4篇

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转移单 时间:转出部门原使用人

资产编号资产名称转入部门现使用人规格型号资产类别数量单价

金额(元)净值(元)备注转出部门 意见

负责人(签字):转入部门意见负责人(签字):

原使用人(签字): 现使用人(签字): 资产管理员(签字): 经营用品转移单 时间: 转出部门 原使用人

资产编号资产名称转入部门现使用人规格型号资产类别数量单价

金额(元)净值(元)备注 转出部门 意见

负责人(签字):转入部门意见负责人(签字):

原使用人(签字): 现使用人(签字): 资产管理员(签字):

5

第5篇

“无形资产”摊销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经与上级主管部门协商一致,确认公司“无形资产”的摊销,采用“分期等额摊销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每月摊销情况见附表。

所属时间:2011年10月 附表: 单 位: 元 财务负责人:XXX 制表:WWW XXXXXXXXXXX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低值易耗品”摊销

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本公司的资产及成本、费用情况,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特点,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确认本公司的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期等额摊销法,即:以月为单位,下一季度分三次平均摊销上一季度购进总额。每月摊销情况见附表。

所属时间:2011年10月 附 表: 单 位: 元

6

财务负责人:XXX 制表:XXX XXXXXXXXXX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第6篇

购纸箱记入什么科目?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1-15 11:15 | 提问者:姗儿0123 我公司用于包装货物的纸箱应该记入什么科目呢?该怎么做分录? 最佳答案 借:低值易耗品 贷:银行存款

包装货物的纸箱属于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年限比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的物品。它跟固定资产有相似的地方,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在使用时也需维修,报废时可能也有残值。由于它价值

7

低,使用期限短,所以采用简便的方法,将其价值摊入产品成本。

2006年新的会计制度中,将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科目编号为:1412

1、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物业管理企业的低值易耗品从其价值标准来看,指单位价值在10元以上、2000元以下,或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内,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

2、低值易耗品的特点:价值低、品种多、数量大、易损耗、使用年限短,因而导致购置报废比较频繁。 3、低值易耗品的分类:

(1)经营用具,指经营中使用的各种用具如清洁器械、消防器械、绿化器械等。

(2)管理用具,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家具用具,如保险柜、沙发、椅子、桌子、自行车等。

(3)包装容器,指物业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的周转箱,包装袋等。

(4)其他用具,指不属于以上分类的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费用的摊销分配,通常是通过编制“低值易耗品

8

摊销分配表”。摊销分配时,应根据不同的使用部门、用途等记入“基本生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及其明细账户有关成本、费用项目。对于企业投入生产经营时一次大量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可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销。 如果采用一次摊销法或分期摊销法的企业,其低值易耗品是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的,到月终时应根据低值易耗品类别差异率,把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低值易耗品摊销的主要方法有: 1.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全部一次转入产品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或易于破损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等。采用这种方法摊销低值易耗品价值时,其最高单价和适用品种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各期产品成本负担,以及影响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防止损失浪费。 2.分期摊销法;

分期摊销法是根据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原值和预计使用期限计算的每月平均摊销额,将其价值分月摊入产品成本的方法。摊销期一般不应超过一年。这种方法适用于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或一次领用数量较多的低值易耗品。 3.五五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亦称五成摊销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先

9

摊销其价值的50%(五成),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50%(扣除残值)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低值易耗品报废以前在账面上一直保留其价值的一半,表明在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占用着一部分资金,有利于对实物的使用进行管理,防止出现大量的账外物资。这一方法适用于每月领用数和报废数比较均衡的低值易耗品,如果一次领用的低值易耗品数量很大,为了均衡产品成本负担,也可将其摊销额先列入待摊费用,而后分期摊入产品成本。 4.净值摊销法。

净值摊销法是根据使用部门、单位当期结存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和规定的月摊销率(一般为10%),计算每月摊销额而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净值是在用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采用这种摊销方法,从单项低值易耗品来看,其各期的摊销额随着使用期间的推移,摊余价值的递减而逐期递减。在它报废前会保留一部分未摊销的价值,这样有利于对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和监督。对比五五摊销法,其产品成本负担比较合理。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种类复杂、数量多、难于按件计算摊销额的低值易耗品。

任何方法的使用都是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但所用的方法不能随意变动

10

第7篇

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劳动资料中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或使用年限比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的物品。它跟固定资产有相似的地方,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在使用时也需维修,报废时可能也有残值。由于它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采用简便的方法,将其价值摊入产品成本。 目录

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各期产品成本负担,以及影响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防止损失浪费。 2.分期摊销法;

分期摊销法是根据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原值和预计使用期限计算的每月平均摊销额,将其价值分月摊入产品成本的方法。摊销期一般不应超过一年。这种方法适用于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或一次领用数量较多的低值易耗品。 3.五五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亦称五成摊销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先

11

摊销其价值的50%(五成),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50%(扣除残值)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低值易耗品报废以前在账面上一直保留其价值的一半,表明在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占用着一部分资金,有利于对实物的使用进行管理,防止出现大量的账外物资。这一方法适用于每月领用数和报废数比较均衡的低值易耗品,如果一次领用的低值易耗品数量很大,为了均衡产品成本负担,也可将其摊销额先列入待摊费用,而后分期摊入产品成本。 4.净值摊销法。

净值摊销法是根据使用部门、单位当期结存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和规定的月摊销率(一般为10%),计算每月摊销额而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净值是在用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采用这种摊销方法,从单项低值易耗品来看,其各期的摊销额随着使用期间的推移,摊余价值的递减而逐期递减。在它报废前会保留一部分未摊销的价值,这样有利于对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和监督。对比五五摊销法,其产品成本负担比较合理。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种类复杂、数量多、难于按件计算摊销额的低值易耗品。

任何方法的使用都是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但所用的方法不能随意变动。 编辑本段低值易耗品费用的摊销分配

12

低值易耗品费用的摊销分配,通常是通过编制“低值易耗品摊销分配表”。摊销分配时,应根据不同的使用部门、用途等记入“基本生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及其明细账户有关成本、费用项目。对于企业投入生产经营时一次大量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可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销。 如果采用一次摊销法或分期摊销法的企业,其低值易耗品是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的,到月终时应根据低值易耗品类别差异率,把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编辑本段低值易耗品的分类 低值易耗品按其用途一般可以分成

一般工具: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工具。如刀具、夹具、模具及其他各种辅助工具。

专用工具:指专门用于生产各种产品或仅在某道工序中使用的各种工具。如专门模具、专用夹具等。

替换设备:指容易磨损、更换频繁或为生产不同产品需要替换使用的各种设备。如轧制钢材用的轧锟、浇铸钢锭的锭模。

包装容器:指用于企业内部周转使用,既不出租、也不出借的各种包装物品。如盛放材料、储存商品的木桶、瓷缸等。 劳动保护用品:指发给工人用于劳动保护的安全帽、工作服和各种防护用品。

管理用具:指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用的各种家具和办公用

13

品。如文件柜、打字机等。

其他低值易耗品:指不属于以上各类的低值易耗品。 第8篇

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为了加强我公司低值易耗品管理,规范公司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确保公司资产安全与完整,特制定低值易耗品管理核算制度。

1、低值易耗品的分类

分为:①机动设备类、②仪器仪表类、③工具类、④办公用品类、⑤通讯设备类、⑥生活用具类、⑦其他类 2、公司低值易耗品核算采用一次摊销法

对购入的低值易耗品在会计期间内领用时一次性摊入当期费用科目

3、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①各部门应严格控制低值易耗品的开支,因工作需要购买的低值易耗品,由使用部门向行政部写出申请报告,详细填写所需物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经具体采购人货比三家,行政主管考察,经总经理审核后,报董事长批准后

14

统一购置。

②购入低值易耗品,在报帐时需持经审核的报销单,附发票及低值易耗品入库单,在办理入库的同时办理出库(一式叁份),1份做为行政部进行登记台帐,1份做为财务人员报帐依据,1份做为使用单位的财产依据,哪个部门领用出库到哪个部门,责任到人。

③各部门应有专门人员负责管理登记低值易耗品台帐,加强对低值易耗品的实物管理,保证帐实相符。每季度财务部与使用部门对低值易耗品进行盘点核查。

④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公司由使用部门签定并出具报废的原因,经董事长

批准后由行政部统一处理。

⑤低值易耗品的损坏,丢失属于部门责任的,由部门书面报告,公司行政部审核同意后核销,并对部门予以处罚,属于个人责任的,由使用部门书面通知责任人限期交纳赔偿金,逾期从个人工资中扣除。 4、一次性使用办公用品

一次性使用办公用品由公司各使用部门将办公用品领用计划表于月末28日前经部门负责人签字,总经理批准后报行政部统一购买。

15

第9篇

xx有限公司

低值易耗品、劳保用品的发放标准 一、工作服的发放、试用期及回收

1、车间生产人员(含锅炉、维修、):工作服每两年(以使用时间计算)发放一次,每次发放夏季、冬季工作服各2套。工作鞋单鞋每人每年二双。棉鞋两年一双。净化车间洁净服和洁净鞋(拖鞋)按岗位配备,编号管理,不归属个人。 2、化验室:白大褂每两年(以使用时间计算)发放一次,每次发放夏季、冬季白大衣各2套。工作鞋单鞋每人每年发一双。棉鞋两年发一双。净化间洁净服和洁净鞋(拖鞋)按岗位配备,编号管理,不归属个人。

3、门卫、库管、司机:工作服每两年(以使用时间计算)发放一次,每次发放夏季、冬季工作服各一套。工作鞋单鞋每人每年发一双。棉鞋两年发一双。

4、食堂:厨师工作服每两年(以使用时间计算)发放一次,每次发放夏季、冬季厨师工作

服各2套。工作鞋单鞋每人每年发一双。棉鞋两年发一双。 5、其他人员每二年发放冬装工作服一套。 二、低值易耗品包括

拖把、洗拖把清洁桶、簸箕、笤帚、扫把、杀虫剂、钢丝

16

球、马桶刷、消毒液、洁厕净、垃圾桶、垃圾袋、洗涤灵、消毒液等。 三、劳保用品包括

毛巾、胶手套、线手套、洗衣粉、白手套、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手套、纱布口罩、洗手液防尘口罩等 四、具体发放标准

①、墩布、拖把、洗拖把清洁桶、簸箕、笤帚、扫把、垃圾桶等按岗位配置,以旧换新。消

毒液、洁厕净、洗涤灵、杀虫剂、马桶刷、垃圾袋、钢丝球可根据使用情况随时领用,每次一个最小单位。 ②、洗衣粉:(以500g/袋为标准)

车间 4代/月 食堂 、化验室 1代/月 锅炉房、门卫、办公楼打扫卫生 1代/2月 销售部、司机、 1代/3月 ③、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防尘面具)

灌装、配料、内包 等 (不含外包) 生产时1 人/1日各2付 (使用防尘面具者不发放一次性口罩,由车间主任控制使用量,随生产批号领用) 化验室 各1盒/年 ④、线手套 外包、辅助人员、锅炉工、司机、门卫、库管 1付/月 其他所有人员每年一付,用于高温、搬运、室外卫生等,上述人员不同时发放。 ⑥、胶手套

办公室、门卫打扫卫生、车间洗衣 (岗位配置不归个人) 1付/2月 车间洗瓶(岗位配置不归个人) 4付/年 食堂、 化

17

验室(岗位配置不归个人) 1付/月 ⑦、毛巾 车间 5条/季度 化验室 4条/年 其他科室 1条/年 ⑧、白纱手套

化验室 每人 1付/半年 车间澄明度检查人员 生产时每批每人1付 ⑨、洗手液

车间规定岗位 1瓶/半年 化验室 1瓶/半年 办公楼卫生间 1瓶/1月 三、领用程序

1、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工装由使用者本人按使用时限填单,本门主管签字后领用,库房按劳保发放记录审核无误后发放。低值易耗品由部门经理签发领料单按以上标准领用。 2、非正常生产情况下,超限额领用以上物品需经部门主管填写注明用途的临时申请后方可按出库程序发放。

3、各部门主管负责控制使用数量和使用情况,禁止私用,杜绝浪费,以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4、库管须严格按上述标准凭领用单发放。每月末库管要盘点库存,并将盘点表交到办公室和储运部各一份。库不足时存填写请购单,交储运部经理安排采购。 附: 低值易耗品最低库存表

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申请单 填表部门: 填表日期:

18

部门主管签字: 填表人: 第10篇

易耗品摊销方法

浏览次数:5625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12-17 15:10 | 提问者:MY3687148 最佳答案

低值易耗品摊销有三种方法

低值易耗品摊销有三种方法.1一次摊销法.2分次摊销法.3五五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一次摊销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转入”管理费用__低值易耗品摊销’帐户的摊销方法.适用于价值较低,使用期短,一次领用不多的物品. 1.领用时 (1) 借:低值易耗品__在用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2)借:管理费用__低值易耗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__在用 2.报废时,将报废的残料价值作为低值易耗品摊销的减少,冲减管理费用. 借:现金

贷:管理费用_低值易耗品摊销

分次摊销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按预计的使用时间,

19

分次将平均价值摊入费用的摊销方法.这种摊销方法费用负担比较均衡,适用于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物品.采用分次摊销法,在核算上,领用时将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全部转入”待摊费用”帐户,以后分期从”待摊费用”转入“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帐户。 领用时,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借: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摊销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报废时,将摊余价值扣除残料的数额,作为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管理费用__低值易耗品摊销(差额) 贷:待摊费用(摊余价值) 3.五五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即五成摊销法,是指在领用低值易耗品时摊销一半,废弃时再摊销一半的摊销方法。这种方法,计算简便,但在报废时的摊销额较大,均衡性较差。 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20

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报废时,将报废的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扣除残料价值后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借:材料物资(残料价值)

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已提摊销额) 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报废的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的50%减去残料价值后的差额)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报废的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 根据你刚才描述的情况看来,是你前任 以前采用了分次摊销的方法(分了两次摊销),估计也没分开设置明细科目:低值易耗品---在用和 低值易耗品--在库 你要做凭证摊销即可:

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低值易耗品在资产负债表上归属于流动资产中的存货,不是固定资产,所以,和累计折旧没有任何关系。

查找以前凭证,如果做了凭证导致低值易耗品和累计折旧有关系,需要做红字冲销原来的凭证

低值易耗品是企业存货的一部分,而且是其比较特殊的一

21

部分。由于低值易耗品价值低、易损耗、更换频繁,这决定了对它的核算与材料相一致。但从经营过程看,它是劳动资料,而不是劳动对象。它可以在若干个经营周期中发挥作用而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其价值不是一次或全部转移,而是随着实物损失逐渐转移,报废时往往有一定残余价值。这些特性又决定了在核算上与固定资产核算类似。正是由于低值易耗品的特殊性,其价值的分摊始终是核算的重点,相关的准则对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方法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笔者认为摊销的方法有不妥之处,其结果必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乃至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一、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20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摊销,计人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这就明确了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为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两种。但无论采用哪种摊销方法,都会造成账实不符,影响企业资产的价值和当期利润。

(一)一次转销法一次转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当月(领用月份)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报废时如果有残值,将残料价值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作为当月摊销的减少。在一次转销法下,由于领用时价值就从账上一次性注销,因此,在低值易耗品总价值较高时

22

不利于均衡各期的成本费用;与此同时,只要低值易耗品没有报废,就仍有使用价值,但该资产已注销,这样就会出现账

外资产,造成账实不符,不便于进行实物控制和管理。 [例1]假设企业基本生产车间3月份领用生产工具一批,总成本为600元。三个月后该批生产工具报废, 残料入库作价40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领用时:

借:制造费用 600 贷:低值易耗品 600 报废时: 借:原材料 40 贷:制造费用 40

由例1可知,该批生产工具领用时一次性结转了成本,增加了当月的成本费用,但实际上使用了三个月,其价值应该由三期成本费用来分摊。这样处理一方面费用过于集中,另一方面,后两个月该生产工具

还在使用,但账上已注销,导致少计企业资产。 (二)五五摊销法五五摊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先摊销其账面价值的一半;在报废时再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另一半。五五摊销法的最大优点是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均保留在会计账簿上,便于通过账簿进行实物控制,有利于确保低值易

23

耗品的安全与完整。但由于五五摊销法分别于领用和报废时分别摊销其50%的价值,企业成本费用负担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另外,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是随着实物损失逐渐转移至成本费用中去的,等到报废时,早已没有50%的价值。这样会造成虚增企业资产,也将导致账实不符。

[例2]承例1,企业采用五五摊销法分摊低值易耗品价值,会计分录如下: 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6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600 借:制造费用 30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300 报废时:

借:制造费用 30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300 借:原材料 40 贷:制造费用 40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6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600

显然,采用该方法核算,至报废时才予以注销资产,可以大大加强低值易耗品实物的管理。但费用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例2中该资产使用了三个月,却只有第一月、第三月

24

形成了成本费用,第二月没有;

且报废时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应该远远低于其价值的二分之一即300元。

二、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改进

为了便于管理和核算,笔者认为企业可以分别设置“低值易耗品”和“待摊费用”账户,领用低值易耗品时账面留5%的价值,于报废时注销;剩余的95%分两种情况处理:如果低值易耗品单位价值较低、领用数量不多,或者属易损耗品,则在领用时一次转作当期的成本费用;如果低值易耗品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则转入“待摊费用”账户,以后按预计的使用时间分期摊销,形成各期的成本费用。这样,只要低值易耗品没有报废,该资产始终存在,既有利于低值易耗品实物的管理,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状况,又符合其价值逐渐转移的特性,解决了使用期内成本费用基本均衡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实际使用月数超过了预计使用月数,低值易耗品价值已经摊销完毕,这时即使该低值易耗品仍能使用,也不再计提推销;如果实际使用月数未达到预计使用月数低值易耗品就已报废,则在报废的当月按“待摊费用”的余额计 提摊销。

[例3]企业管理部门领用管理用具两件,价值较低,成本共计60元,两个月后报废。则会计分录如下:

25

领用时,将成本的95%一次转入本期费用: 借:管理费用 57 贷:低值易耗品 57

报废时,注销该用具(即剩余的5%冲销): 借:管理费用 3 贷:低值易耗品 3

[例4]承例1,该生产工具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预计使用三个月。则会计处理如下:

领用生产工具,将成本的95%转入“待摊费用”账户: 借:待摊费用 570 贷:低值易耗品 570

因为预计该批生产工具使用三个月,则将570元分三期摊完,每期摊190元(570+3),第一、二月末 编制摊销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190 贷:待摊费用 190

三个月后报废该批生产工具,摊销最后的190元(分录同上),并注销该批生产工具剩余的5%,即

30元,同时将报废的残料价值冲减本期的成本、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30 贷:低值易耗品 30

26

借:原材料 40 贷:制造费用 40

假设使用了四个月才报废,则领用生产工具和三个月的摊销分录同上,第四个月报废时只需编制注销该批生产工具、结转报废的残料价值两笔分录即可,不必再摊销。如果使用了两个月即报废,则领用生产

工具和第一期摊销分录同上,第二月末需编制摊销、注销该批生产工具、结转报废残料价值等三笔分录,

但摊销分录中的金额应为“待摊费用”账户的余额380元。

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改进 (2008-06-30 17:38:46) 转载 标签: 杂谈

为了便于管理和核算,笔者认为企业可以分别设置“低值易耗品”和“待摊费用”账户,领用低值易耗品时账面留5%的价值,于报废时注销;剩余的95%分两种情况处理:如果低值易耗品单位价值较低、领用数量不多,或者属易损耗品,则在领用时一次转作当期的成本费用;如果低值易耗品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则转入“待摊费用”账户,以后按预计的使用时间分期摊销,形成各期的成本费用。这样,只要低值易耗品没有报废,该资产始终存在,既有利于低值易耗

27

品实物的管理,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状况,又符合其价值逐渐转移的特性,解决了使用期内成本费用基本均衡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实际使用月数超过了预计使用月数,低值易耗品价值已经摊销完毕,这时即使该低值易耗品仍能使用,也不再计提推销;如果实际使用月数未达到预计使用月数低值易耗品就已报废,则在报废的当月按“待摊费用”的余额计提摊销。

[例3]企业管理部门领用管理用具两件,价值较低,成本共计60元,两个月后报废。则会计分录如下: 领用时,将成本的95%一次转入本期费用: 借:管理费用 57 贷:低值易耗品 57

报废时,注销该用具(即剩余的5%冲销): 借:管理费用 3 贷:低值易耗品 3

[例4]承例1,该生产工具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预计使用三个月。则会计处理如下:

领用生产工具,将成本的95%转入“待摊费用”账户: 借:待摊费用 570 贷:低值易耗品 570

因为预计该批生产工具使用三个月,则将570元分三期摊完,每期摊190元(570+3),第一、二月末编制摊销分录如

28

下:

借:制造费用 190 贷:待摊费用 190

三个月后报废该批生产工具,摊销最后的190元(分录同上),并注销该批生产工具剩余的5%,即30元,同时将报废的残料价值冲减本期的成本、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30 贷:低值易耗品 30 借:原材料 40 贷:制造费用 40

假设使用了四个月才报废,则领用生产工具和三个月的摊销分录同上,第四个月报废时只需编制注销该批生产工具、结转报废的残料价值两笔分录即可,不必再摊销。如果使用了两个月即报废,则领用生产工具和第一期摊销分录同上,第二月末需编制摊销、注销该批生产工具、结转报废残料价值等三笔分录,但摊销分录中的金额应为“待摊费用”账户的余额380元。

新准则取消了原“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会计科目、增设“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即将职工福

29

利费

列入职工薪酬范围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规定:“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 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原来工资总额的14%属于税法规定的扣除比例,不属于财政部规定的企业计提比例(会计处理应遵循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因此,职工福利费属于没有规定 计提比例的范围。

在新准则下,如果有明确的职工福利计划,即有明确的金额和明确的支付对象范围,(例如公司有成文的福利计划,并通过《员工手册》等方式传达到各相关员工)则可以计提应付福利费。关键还是在于福利费的余额是否符合负债的定义。以前那种提而不用的福利费是不符合负债定义的,新准则下不应继续,即应 付福利费不存在余额。

新准则下福利费通常据实列支,也就不存在余额的问题,但企业也可以先提后用。通常,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在会计年度终了经调整后应该没有余额,但这并不意味着职工福利费不允许存在余额,在会计年度中间允许职工福利费存在

30

余额,如企业某月提取的福利费超过当月实际支出的福利费,则职工福利费就存 在余额。

福利费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福利费: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管理费用

低值易耗品是企业存货的一部分,而且是其比较特殊的一部分。由于低值易耗品价值低、易损耗、更换频繁,这决定了对它的核算与材料相一致。但从经营过程看,它是劳动资料,而不是劳动对象。它可以在若干个经营周期中发挥作用而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其价值不是一次或全部转移,而是随着实物损失逐渐转移,报废时往往有一定残余价值。这些特性又决定了在核算上与固定资产核算类似。正是由于低值易耗品的特殊性,其价值的分摊始终是核算的重点,相关的准则对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方法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笔者认为摊销的方法有不妥之处,其结果必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

31

经营成果乃至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一、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20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摊销,计人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

当期损益。”这就明确了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为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两种。但无论采用哪种摊销方法,都会造成账实不符,影响企业资产的价值和当期利润。

(一)一次转销法一次转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一次计入当月(领用月份)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报废时如果有残值,将残料价值冲减有关的成本、费用,作为当月摊销的减少。在一次转销法下,由于领用时价值就从账上一次性注销,因此,在低值易耗品总价值较高时不利于均衡各期的成本费用;与此同时,只要低值易耗品没有报废,就仍有使用价值,但该资产已注销,这样就会出现账外资产,造成账实不符,不便于进行实物控制和管理。 [例1]假设企业基本生产车间3月份领用生产工具一批,总成本为600元。三个月后该批生产工具报废,残料入库作价40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领用时: 借:制造费用 600 贷:低值易耗品 600 报废时:

32

借:原材料 40 贷:制造费用 40

由例1可知,该批生产工具领用时一次性结转了成本,增加了当月的成本费用,但实际上使用了三个月,其价值应该由三期成本费用来分摊。这样处理一方面费用过于集中,另一方面,后两个月该生产工具还在使用,但账上已注销,导致少计企业资产。

(二)五五摊销法五五摊销法是指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先摊销其账面价值的一半;在报废时再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另一半。五五摊销法的最大优点是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均保留在会计账簿上,便于通过账簿进行实物控制,有利于确保低值易耗品的安全与完整。但由于五五摊销法分别于领用和报废时分别摊销其50%的价值,企业成本费用负担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另外,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是随着实物损失逐渐转移至成本费用中去的,等到报废时,早已没有50%的价值。这样会造成虚增企业资产,也将导致账实不符。

[例2]承例1,企业采用五五摊销法分摊低值易耗品价值,会计分录如下: 领用时: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6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600 借:制造费用 300

33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300 报废时:

借:制造费用 300

贷: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300 借:原材料 40 贷:制造费用 40

借: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摊销 6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 600

显然,采用该方法核算,至报废时才予以注销资产,可以大大加强低值易耗品实物的管理。但费用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例2中该资产使用了三个月,却只有第一月、第三月形成了成本费用,第二月没有;且报废时低值易耗品的价值应该远远低于其价值的二分之一即300元。 二、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改进

为了便于管理和核算,笔者认为企业可以分别设置“低值易耗品”和“待摊费用”账户,领用低值易耗品时账面留5%的价值,于报废时注销;剩余的95%分两种情况处理:如果低值易耗品单位价值较低、领用数量不多,或者属易损耗品,则在领用时一次转作当期的成本费用;如果低值易耗品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则转入“待摊费用”账户,以后按预计的使用时间分期摊销,形成各期的成本费用。这样,只要低值易耗品没有报废,该资产始终存在,既有利于低值易耗

34

品实物的管理,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状况,又符合其价值逐渐转移的特性,解决了使用期内成本费用基本均衡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实际使用月数超过了预计使用月数,低值易耗品价值已经摊销完毕,这时即使该低值易耗品仍能使用,也不再计提推销;如果实际使用月数未达到预计使用月数低值易耗品就已报废,则在报废的当月按“待摊费用”的余额计提摊销。

[例3]企业管理部门领用管理用具两件,价值较低,成本共计60元,两个月后报废。则会计分录如下: 领用时,将成本的95%一次转入本期费用: 借:管理费用 57 贷:低值易耗品 57

报废时,注销该用具(即剩余的5%冲销): 借:管理费用 3 贷:低值易耗品 3

[例4]承例1,该生产工具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预计使用三个月。则会计处理如下:

领用生产工具,将成本的95%转入“待摊费用”账户: 借:待摊费用 570 贷:低值易耗品 570

因为预计该批生产工具使用三个月,则将570元分三期摊完,每期摊190元(570+3),第一、二月末编制摊销分录如

35

下:

借:制造费用 190 贷:待摊费用 190

三个月后报废该批生产工具,摊销最后的190元(分录同上),并注销该批生产工具剩余的5%,即30元,同时将报废的残料价值冲减本期的成本、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30 贷:低值易耗品 30 借:原材料 40 贷:制造费用 40

假设使用了四个月才报废,则领用生产工具和三个月的摊销分录同上,第四个月报废时只需编制注销该批生产工具、结转报废的残料价值两笔分录即可,不必再摊销。如果使用了两个月即报废,则领用生产工具和

第一期摊销分录同上,第二月末需编制摊销、注销该批生产工具、结转报废残料价值等三笔分录,但摊销分录中的金额应为“待摊费用”账户的余额380元。

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