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故事
字迹潦草的教训
字要端正,笔划要清楚,这是写字的基本要求。如果字迹潦草,不仅难以辨认,有时还会出差错,闹笑话。这方面,著名文学家茅盾爷爷读书时曾有过一次教训。
1913年夏天,茅盾中学毕业,报考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他自己觉得考得不错,便安心地回家等候消息了。想不到发榜时竟没有沈德鸿(茅盾本名)的名字,茅盾非常失望。但不久,他却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大学寄来的入学通知,通知书上写的是沈德鸣三个字。茅盾赶忙跑到报名处去查报名单,发现自己在填报名单时,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个“鸣”字了。
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从此,他写字一笔一划,端端正正,从不草率,直至80多岁高龄写回忆录,还用毛笔正楷书写,字迹清楚俊秀。 阅读积累
1、 描写小伙伴容貌的词
目光炯炯 细皮嫩肉 伶牙俐齿 白白净净 红扑扑的脸蛋 高挑的个儿 2、 描写小伙伴神情的词
破涕为笑 专心致志 兴致勃勃 神采奕奕 急得直跺脚 乐得笑弯了腰 3、 描写小伙伴动作的词
手舞足蹈 跃跃欲试 欢呼雀跃 争先恐后 冥思苦想 生龙活虎 4、 描写小伙伴性格、品质的词
活泼开朗 性格直率 勤奋刻苦 沉默寡言 人小志大 持之以恒 拾金不昧 5、 俗语
好朋友赛过亲兄弟。
牡丹花虽好,还得绿叶衬。
时常批评你的人不一定是对头,时常恭维你的人不一定是朋友。 阅读训练
妈妈的手是粗糙的,皮肤上可以看到几根明显的青筋。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这并没什么稀奇,可这双手却使我羡慕。
平时,这双手没歇过,不停地为全家人服务:买菜,煮饭,洗洗缝缝、拖洗地板,整理房间,家里所有的活儿她全包了。妈妈的手不仅勤劳,还很灵巧。一块布,经她剪裁就成了式样新颖的裙子;一套旧衣服,经她拼凑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一团线,经她编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秋季的一天,妈妈正为我织一件毛衣,我在一旁细瞧,那双手一针过来一针过去,那样的欢快,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熟练、准确。我简直看呆了。 妈妈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喜欢妈妈的这双手。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双手 ( )的裙子 ( )地板 ( )房间
2、用直线画出描写妈妈的手勤劳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妈妈的手灵巧的语句。 3、妈妈的手是 ,可“我”却喜欢这双手,这因为 4、选择短文的题目。( )
A、 勤劳的手 B、 勤劳的妈妈 C、 妈妈的手 D、 我的妈妈 5、模仿最后一段写一句话,用上“既„„又„„”
习作训练
(一)习作要求:我给伙伴 “留个影”
无论是同班同学,还是邻里伙伴,是文静的、活泼的、急性子的,还是天真的、顽皮的、爱幻想的„„我们都可以让他们出现在自己的笔下,给他们“留个影”。
(二)习作指导: 思路一
1
开头可以从名字入手,比如“我们班有个绰号叫‘小不点儿’的同学”。
接下来写她的容貌:个头小,头小,眼睛小,像个小娃娃。然后通过具体记叙她的几个事例写出她的特点,如她积极组织参加班级活动,在一次排演节目时认真积极,不怕困难,可见她人小志气可不小。
最后可以夸夸这个 “小不点”。 思路二
习作可以先不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而是通过一两个片段,鲜明地展现小伙伴的特点,再点出,这就是我的好伙伴。
(三)习作例文:
“慢性子”班长
我们班有个“慢性子”班长。她长得眉清目秀,端庄秀丽。她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是老师得力的好帮手。她做事都是长线放风筝——慢慢来。慢归慢,可却慢得有条有理,有井有序。
一天,轮到我值日,每个同学都在认真打扫,可“调皮大王” 小刚却老鼠逗猫——没事找事。他把纸弄得“粉身碎骨”,接着又“天‘男’散花”,纸都“满地开花”,我揪住他的衣领,瞪了他一眼,火冒三丈地对他吼:“你干啥呀!”他挺机灵的,将身一转,又朝我们做了鬼脸,接着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这时,班长来了,我们便向她诉苦,小刚却死活不认,我们更是火上加火,班长却慢理斯条地说:“大家不要这样,不妨自己动手,来,一起打扫吧!” “好!”小刚第一举起手来。
大家打扫了,教室又干干净净了。这时,班长灵机一动,说:“小刚做好事,应该上光荣榜!”说完,拿起笔要写。小刚脸红了,羞愧地说:“我不能上,纸是我撒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班长笑呵呵地说。
你看。我们的“慢性子”说话慢,动作慢,心可不“慢”呀! (四)学生习作: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